-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课题研究组论文
藏春峡儒学胜迹考
高一(12)班历史课题研究组
组长:梁家锡 组员:林智捷 欧阳 王志强 林威 邓逸群
古代闽北儒学文化成就卓著,在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封建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朱熹就是以孔孟儒学思想为核心,建立一个博大精深的理学思想体系。我组对于闽北儒学文化的发展进行了考究,而地处南平市玉屏山中的藏春峡,便是北宋南剑州文化发祥地,儒学活动的中心之一。
简述藏春峡
一千年前的北宋时期,南平有一处名声显赫的地方,名叫藏春峡。此地今日已销声匿迹了,但在史书中仍然能见到当年状元、进士们在峡谷里谈道论文的情景。藏春峡地处水东玉屏山麓,官道之旁,双山环峙,背山面江,形如交椅,俗传是南平的第二把金交椅,与水南的第一把金交椅隔江相立。从文字上解释,春为东方,太阳升起的方位,春是四时之始,春气和畅,孕生万物,春生、夏长、秋收、科藏此天道之大经。古诗云:“春光且莫去,留与醉人看。”藏春峡意思是说,留住春天不让走,企盼四季皆春,春天永驻,所以叫藏春峡。
南山延陵吴第七世孙,宋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吴辅的次子吴仪爱其山水,卜居此山,藏春峡之名为吴仪所取。所以吴仪字藏春,学者也称他为藏春先生。
藏春峡历经宋明二代,家声赫赫五百多年,是文化名人的活动中心,如南平历史唯一的状元黄裳、太学博士陈、闽学奠基人杨时、罗从彦、李侗、南剑州守王潮、王汝舟均在藏春峡里读书、论学,以清代才渐荒废。
在宋代,藏春峡里的吴氏望族,人才辈出,科举登第,足以师世。它不仅是南平文化史上的光辉的一页,也是吴卓家传文化灿烂的篇章。翻开地方史志,唐朝科举取士,福建登进士的仅71名,而南山吴卓一家四进士,成为南平的名门望族。吴氏先祖培育“三先生”、“四循良”影响深远,为南平的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宋代,自吴辅始,二百年间,南山吴氏举进士的有26名,占南平中进士叫人断12%,还有封赠、荫子10余名。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从天圣到政和县短短的九十年里,吴辅四代六代进士、四代显宦,宗族备极尊荣。吴辅,天圣八年进士,从子吴熙,四子吴君称熙宁三年进士,孙子吴擢,政和二年进士。是南平当时最显贵兴盛的家庭。吴辅后裔宋绍定五年进士吴一鸣写的《云雁庵记》,实际是一篇南山吴氏宋代得谱。从云雁庵到藏春峡,前者在南山,旧名雁庵云际寺,有雁塔云梯之间。唐永隆元年建(公元680年),该寺乃吴辅(怡轩)读书之所。后者在南平水东,吴仪(藏春)读书之所,这二所读书处,对吴氏家族“擢昕廷之弟,扬仕路之风”影响深远,吴氏子孙沿着三先生的“修之身,刑之家,施于有政”、“好学有守、介而能通”之训,造就了南山吴氏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数百年而不坠。
小小的藏春峡影响了宋明二代数百年,足以动天地。虽然吴仪兄弟不乐于仁宦,但是不等于教育子孙只读书不做官,其实不做官,书也难以读成。读书是博取功名,出人头地的主要途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封建社会的修身治家的准则。“黄金满赢,不如一经”。古代都把读书放在第一位。世家大族的吴姓宗规家范有务读书一条。俗话说,“有读不读子孙愚”,吴氏人家都知此理。吴仪、吴熙终身不仕,但都以学起家,严于课子,将希望寄托在子孙身上,吴氏赖他们的教化,便渐渐地兴盛起来。然而,吴氏家族登进士第后做官的还是多数,一批读书出身的文人学者、高官显宦,形成了许多吴氏书香世家。古人中进士不做官的是少数。物以稀为贵,人也一样,社会上对有功名而不当官更显得高贵,贵于不求名利。其实他对读书有更深层的认识,读书不只为了功名,最主要是提高宗族的素质。吴仪、吴熙时称为“双壁”,喻兄弟并美,美在他们遵守“先贤垂训学习须以变化气质为先”。史书上兄弟称“双壁”的为数不多,说明东山和藏春先生,在北宋有很高的威望。晃学开山祖师杨时称东山先生“资禀纯粹,清高绝俗”,给予极高评价。
藏春峡与南剑州学也有很大的关系。据《延平府志》载,南剑州学“独先于天下”,城里“五步一塾,十步一痒”也就是说走五步就有读书之所,走十步有一所学校。当然,这是文人的形容之词,但可以相信宋代南平教育的鼎盛,不然,怎么能造就出“三先生”“延平四贤”、离誉“理学名邦”呢?
南剑州学于宋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守臣曹修古始建于西山之巅。宋朝于庆历四年(1044年)仁宗皇帝才诏州县立学。此时,南剑州学已建立二十年了。吴辅父子都是生长在这时期,作为南剑州的最高学府。吴辅举进士第是州学创立的第五年,也许是州学登第的第一人。
藏春峡,不仅影响吴家的宗族,它对剑浦(南平)教育的发展必然起着使用。北宋是理学的初建时期,理学的产生与当时书院的发达密切相关,作为理学的先驱“宋初三先生”的胡瑗、孙复和石介三人虽然都是外省人,全是宋代的理学是朱熹集大成的。朱熹生于南宋初期(1130年),延平四贤中唯一朱熹未见过吴辅父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