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素材:唐之韵11.doc
作文素材:唐之韵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乱爆发了。这次延续了八年的战乱,使充满浪漫气质和理想主义的盛唐精神一扫而光。叛乱虽然最后被平息下去了,但唐王朝也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八世纪下半时,即大历,贞元年间的这批诗人,都是在盛唐时期度过青少年的。正当他们乐观自信,洋溢着豪迈的气概走向生活时,却突然之间天崩地裂,日月无光。时代绷出一脸的严峻,从社会的各个缝隙里再也找不到迎接他们的微笑了。于是他们不得不背负着沉重的失落感,在冷漠的人情世态中,无可奈何地去寻求自己无从把握的归宿。 刘长卿算得上是大历诗人中重要的名家,他的诗多半写个人生活上的寂寞与孤独,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欣赏。笔墨简淡,耐人寻味。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听弹琴》)。 偶然听到弹奏古琴曲《风入松》,因为现今人认为这是过时的曲调,不爱弹奏了,所以听了很感动,但诗人敞开想象,避实就虚,只用像劲风吹过松林发出带寒意的声音来描绘琴声,就嘎然而,此外一切经历都给读者去想象。“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是至今仍然活着的诗句。 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写得非常简练的诗,标题叫《逢雪宿芙蓉山住人》。写诗人在风雪之夜找人家借宿的一次经历。妙就妙在诗人不说在这种风雪之夜。碰到有借宿的地方感到如何高兴。而把自己想象成远行的游子终于到家了,日幕天寒,风狂雪大,远行人由小路指引着,走在大山中,人生不就是这样永远在奔波着么! 大历诗人中能自成一家。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是韦应物。他有这样一首诗。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这是唐诗选本必选的名篇,这首诗有几点值的注意,第一是语言浅切。娓娓道来明白如话。第二诗的意竟恬淡平和,说明诗人是名利比较淡薄的人。第三,从身多疾病想回家隐居又舍不下俸钱,可是拿着俸钱而自己管辖的地方内百姓还在流亡又不能不敢到惭愧,可以看的出诗人是个有良心的地方官。正因为这样,才会感到矛盾和痛苦。当然这也说明它比较软弱。刚从安史之乱战争的恐惧中走出来的人,惊魂未定,很自然会采用低调来看待生活,把立身处事的大原则从心上摘下来挂在身上。以便要用时能用上,又不致坠的人心动过缓,这是八世纪末士大夫的普遍心态。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更是一首广泛流传的名作。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据说安徽滁县的上马河,就是诗中所说的西涧。南方的春天是经常下雨的,因而河水流量丰富。骤雨刚刚过去,河水更是迅速上涨,也许诗人正想到河边去吧。可是野渡无人舟自横,渡船停在对岸没人撑过来。好在河边树木青葱野草碧绿,黄鹂正在唱着歌。那就一边等着一边欣赏这河边的美景吧。诗中展现出一种清幽绝俗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对林泉生活的向往。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顺便还应当提一提崔护的《提都成南庄》,这也是八世纪下半叶创作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应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流传很广,并不是因为诗有多么高明。而他背后有个非常动人的故事。据《太平广记》记载,崔护年轻时到长安考进士没有考上,就在长安暂住。清明日他到南郊游玩,口渴了,就到一家桃花环绕的村舍前敲门讨水喝。有个姑娘开门接待,给他喝水,还靠在桃花树下含情脉脉的看他。第二年清明他重游旧此的时,却敲不出这个姑娘来了。于是就在门上题了这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应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还应该提一提大历时期的诗人张继。也许我们对张继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是对《枫桥夜泊》这首诗却不陌生。 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雨火对愁眠。姑苏诚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据考证,这是在安史之乱中。张继逃难到江浙一带写的诗。逃难,就不是一般的天涯漂泊,这种逃难的苦闷,也就不是一般的乡愁旅绪所能概括的。诗人乘船来到苏州,停泊在枫桥镇这里。他站在船头,看一弯新月显现,又往西沉落去,听乌鸦鸣噪又终于停下来,望着江上点点渔火,还有寒山寺朦胧的轮廓。由于感到寒冷,知道正在下霜。他满怀愁绪,睡意全无。站久了,他终于不得不回到船舱去,“对愁眠”,也就是抱着排解不开的愁绪躺下。可是睡不着。挨到半夜了还是睡不着。正在这时,忽然寒山寺响起了悠悠的钟声,低沉而缓慢,一声声敲走了刚刚袭来的一丝朦胧的睡意,敲醒了在异乡逃难的无法排解的悲苦。于是这首诗在他心头隐现,有一鳞半爪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最令人无奈的,就在于借寒山寺的钟声敲醒人的梦境之后,把人撂在这荒寒中无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