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著作权的.ppt
第二编 著作权法 第二章 著作权法概述 ◇第一节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 第一节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 一、著作权 3、著作权和工业产权的区别: (1)二者主要共同之处是,二者的标的或对象都是表现形式,即各类作品和各种发明创造和产品设计以及工商业标记都是表现形式,或称表达。 二、著作权法 1.概念:著作权法是指调整因著作权的产生、控制、利用和支配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一、特许出版权时期——保护出版商出版图书的专有权,忽视了作者权利。 二、著作财产权时期——保护了作者的财产权利,但没有保护作者的人身权利。 1709《安妮女王法》——第一部著作权法 三、作者权时期——保护作者的财产和人身权利 1793年法国《著作权法》 四、国际公约保护时期——著作权保护的国际化,使保护区域得到扩展 《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 第三章 著作权的对象 ◇第一节 作品的概念 ◇第二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第三节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第一节 作品的概念 一、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第二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一、文字作品(《条例》第四条第(一)项) 文字作品包含从文学创作到实用名录等广泛的一系列作品。计算机软件。 (四)舞蹈作品是指通过连续的动作、姿势、表情等表现思想情感的作品。 (五)杂技艺术作品是指杂技、魔术、马戏等通过形体动作和技巧表现的作品。 ?问题:体操是不是作品? 足球比赛是不是作品? 五、实用艺术作品 是指适于作为实用物品的艺术作品,不论是手工完成还是按工业规模制作的作品,是造型艺术之一。 六、摄影作品 是指在易感受光线或其他辐射线的表面上制作的实物图像。这类作品只要在拍摄选定对象的构图、取景或方式上表现出原创性,即可作为艺术作品受到著作权保护。 七、电影等视听作品 八、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一)工程设计图 (二)产品设计图 (三)地图 (四)示意图 九、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是指一般从法律保护观点理解为世世代代在土著共同体中由身份不明的人创作、保存和发展、属于民族文化遗产的作品。 《伯尔尼公约》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 第三节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一、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作品的思想倾向和情感表达的内容与形式违反法律、危害国家安全、公众利益或破坏社会的善良风俗等。 根据2001年12月25日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作品是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①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②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③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④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⑤宣扬邪教、迷信的;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⑥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⑦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⑧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⑨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⑩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其他作品。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取得和期间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第三节 著作权的取得 ◇第四节 著作权的期间 注意:著作权的内容不同于著作权法律关系 的内容,后者包括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和承 担的义务两方面。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一、著作权人身权,是作者基于作品依法享有的以人 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是与著作财产权相对应的人身 权。 二、 在我国,著作人身权有几个特点: (1)法人和非法人团体在一定条件可以视为作者, 因而法人和非法人团体也可以享有著作人身权; (2)著作人身权具有较强的专属性,通常不得转 让和放弃; (3)著作人身权虽被称为“人身权”,但并不同于民 事权利中的其他人身权。 三、著作人身权的内容: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一、发表权(《著法》10条,《条例》17条) 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发表权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表权属于行使一次就用尽的权利。 2.发表权专属于作者,通常不能转移。 3.如果因作品而产生的权利涉及第三人的,发表权往往还受到第三人权利的制约。 三、修改权 可自己行使也可授权他人行使 。修改权不是绝对的,有时不能对抗物权。 2、修改权的内容: 1)是作者有权在作品完成后,对作品内容进行自行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