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学习主题 第3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打我国古代一少数民族) 敕 勒 川 阴 山 下 天 似 穹 庐 笼 盖 四 野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原是鲜卑语,后译成汉语,广为流传。你知道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了哪个朝代吗?你想了解鲜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改革吗? ----《敕勒歌》 第 16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 少数民族内迁 阅读教材P93回答问题: 1.我国的民族分布格局? 2.内迁少数民族的名称? 汉族主要居住在中原地区、少数民族散居边地 匈奴、鲜卑、氐、羯、羌(五胡)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匈奴 鲜卑 鲜卑 羌 氐 羯 “鲜卑”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因居于鲜卑山(即大兴安岭山脉)而得名。 “鲜卑”作为族名最早出现于秦朝。 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的嘎仙洞遗址,它是鲜卑族拓拔部的发祥地。 关于鲜卑族 北魏建立者魏道武帝拓跋珪 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 398年,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标志着北朝的开始。 北朝政权更迭表 东魏 北齐 北魏 西魏 北周 (534~550年) (550~577年) (535~557年) (557~581年) (439~534年)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拓跋宏(元宏) 魏孝文帝 庙号高祖 孝文帝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他四岁即皇帝位。即位19年时,冯太后去世,开始独揽朝政。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魏书》说他“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意,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北魏孝文帝迁都示意图 河南洛阳出土,为孝文帝的弟弟元羽的墓志。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曾命元羽在旧都平城,控制、安抚对迁都不满的鲜卑族人。 北魏·元羽墓志 阅读教材第94页,想一想: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着怎样一种统治局面? 北魏统一北方后,与汉族的经济与文化相比,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虽然各民族交往增多,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甚至在与南朝交战时,以其他族士兵为肉篱,其残暴统治终于激化了社会矛盾。 改革原因:各种矛盾的激化 改革目的:为了巩固北魏政权的统治 阅读教材94页勾画: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那些?有什么作用? 作用 主要内容 1.实施新制度,如:三长制、均田制、俸禄制等 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2.迁都洛阳 有利于吸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南部区域的控制 3.推行汉化政策,有:改汉姓、穿汉服、与汉人通婚说汉语、完善学校教育制度等 有利于缩小民族之间的差别,促进民族大融合 思考:在孝文帝改革内容中,你认为哪一项对民族融合最有影响力?而哪些政策可能会使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消失?为什么? 在孝文帝改革内容中,你认为哪一项对民族融合最有影响力?而哪些政策可能会使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消失?为什么? ①语言:说汉话。 材料:“今欲断诸北语,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改;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仍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诫!” ——这恐怕是对怎样说话提出要求的第一位皇帝。 “元”姓来源有三 一是上古商朝时,有位大史叫元铣,他的子孙便以元为姓; 二是改自拓跋姓,十六国时,北魏本姓拓跋,至孝文帝更为元姓; 三是改自玄姓,北宋时,因为赵匡胤的父亲叫玄朗,就下令天下凡姓玄的都改成元姓,不能与他父亲同姓。 问:孝文帝为什么把皇族姓氏改为“元”? 从孝文帝改革的各项是要彻底改变鲜卑人原有的生活方式,过汉人的生活。他禁止鲜卑人回到自己的故乡,甚至连死后都不得归葬自己的原乡,这是一个多么不容易的决定啊! ②姓氏:改汉姓。 刘 独孤 贺 贺赖 陆 步六孤 穆 邱穆陵 长孙 拔拔 元 拓跋 汉姓 鲜卑姓 猜一猜:下列鲜卑姓改为怎样的汉姓? 学习汉族文化风俗 改汉姓 穿汉服 说汉语 写汉字 与汉通婚 完善学校教育制度, 系统学习汉族文化 北魏帝王出御图 ③学习汉族文化风俗 阅读教材第95-96页,回答:孝文帝还从哪些方面推行汉化政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