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装置设备布置设计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 D9 ?8 p @) p, r答:(1)满足工艺流程要求,按物流顺序布置设备;- x3 W P: n) g T7 j w( m(2)工艺装置的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应满足表5.1.10的要求,符合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 k2 W1 G1 }+ Y0 o( A; t7 r. t(3)应考虑管道安装经济合理和整齐美观,节省用地和减少能耗,便于施工、操作和维修;2 A: v5 c# g+ t$ b `/ N6 B(4)应满足全厂总体规划的要求;装置主管廊和设备的布置应根据装置在工厂总平面图上的位置以及有关装置、罐区、系统管廊、道路等的相对位置确定,并与相邻装置的布置相协调;+ l$ H x- \ q, Z6 y2 ~(5)根据全年最小频率风向条件确定设备、设施与建筑物的相对位置;% d X% W* s0 Z(6)设备应按工艺流程顺序和同类设备适当集中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布置。在管廊两侧按流程顺序布置设备、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投资。处理腐蚀性、有毒、粘稠物料的设备宜按物性分别紧凑布置;# m U P; x/ |(7)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应按生产过程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类别分区布置。为防止结焦、堵塞、控制温降、压降,避免发生副反应等有工艺要求的相关设备,可靠近布置; C7 |0 z5 E* n: j(8)设备基础标高和地下受液容器的位置及标高,应结合装置的坚向布置设计确定;# t; v X8 d% F( Y8 d9 t2 t1 n(9)在确定设备和构筑物的位置时,应使其地下部分的基础不超出装置边界线;* ~$ a6 M* n# }??_! C. ?% b: p- X(10)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布置,应在设备布置设计时统筹规划。6 }( n K??m$ F* c- g2、装置中主管廊宽度、跨度和高度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 B8 v* W G o r??M6 R/ o答:(l)管廊的宽度:7 z, r( V0 |( T8 Z0 m# q8 |l)管廊的宽度主要由管道的数量和管径的大小确定。并考虑一定的预留的宽度,一般主管廊管架应留有10%-20%的余量,并考虑其荷重。同时要考虑管廊下设备和通道以及管廊上空冷设备等结构的影响。如果要求敷设仪表电缆槽架和电力电缆槽架,还应考虑其所需的宽度。管廊上管道可以布置成单层或双层,必要时也可布置三层。管廊的宽度一般不宜大于10m;% {7 J X I6 G. A: r2)管廊上布置空冷器时,支柱跨距宜与空冷器的间距尺寸相同,以使管廊立柱与空冷器支柱中心线对齐;* _4 n F0 G$ q. ]. T0 u6 F# s3)管廊下布置泵时,应考虑泵的布置及其所需操作和检修通道的宽度。如果泵的驱动机用电缆为地下敷设时,还应考虑电缆沟所需宽度。此外,还要考虑泵用冷却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干管所需宽度;! L s% V% e% ]% S4)由于整个管廊的管道布置密度并不相同,通常在首尾段管廊的管道数量较少。因此,在必要时可以减小首尾段管廊的宽度或将双层管廊变单层管廊。+ w9 I6 e A N1 t(2)管廊的跨度: V4 \2 \ C3 ]1 T. |, s管廊的柱距和省廊的跨距是由敷设遮其上的管道因垂直荷载所产生的允许弯曲挠度决定的,通常为6-9m。如中小型装置中,小直径的管道较多时,可在两根支柱之间设置副梁使管道的跨距缩小。另外,管廊立柱的间距,宜与设备构架支柱的间距取得一致,以便管道通过。如果是混凝土管架,横梁顶宜埋放一根φ20圆钢或钢板,以减少管道与横梁间的摩擦力。5 X1 Y??@- r% l??n6 P! a(3)管廊的高度可根据下面条件确定:: Q8 h \3 \+ ]+ T) L+ R, ^l)横穿道路的空间。管廊在道路上空横穿时,其净空高度为:4 V6 J- {3 W+ |装置内的检修道不应小于4.5m;# F, L# _$ X/ z; _2 ]??E工厂道路不应小于5.0m;1 h. p+ @( I# A2 x??[铁路不应小于5.5m;. A( E; N# J# Z! A6 e. l管廊下检修通道不应小于3m。. \- m/ l??J0 q( u当管廊有桁架时要按桁架底高计算。; ^6 e7 t9 u* v2 R% u0 r2) 管廊下管道的最小高度。为有效地利用管廊空间,多在管底下布置泵。考虑到泵的操作和维护,至少需要3.5m;管廊上管道与分区设备相接时,一般应比管廊的 底层管道标高低或高600~1000mm。所以管廊底层管底标局最小为3.5m。管廊下布置管壳式冷换设备时,由于设备高度增加,需要增加管廊下的净空。: Q+ j0 q, T$ z; T3)垂直相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