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学案岳麓版必修1讲义.doc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学案岳麓版必修1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标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西欧战争创伤严重,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2)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发展,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 (3)当时欧洲任何一国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2.形成 (1)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2)1958年,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措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加强合作,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 4.影响 (1)经济:促进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2)政治: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易混易错] 欧洲共同体不等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背景 (1)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日本追随美国。 (2)战后的日本经济衰竭,民不聊生。 2.原因 (1)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2)战后初期民主化改革,铲除封建因素。 (3)重视科技和教育。 (4)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3.成就:1956~1972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 4.影响 (1)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 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2)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易混易错] 日本在战后经济崛起的根本原因并非美国的扶植,而是日本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二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2)这些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 2.目的:改变不合理的状况,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3.兴起 (1)标志: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 (2)原则和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3)含义: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和平共处,实行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 4.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主题一 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 1.西欧各国走向联合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2)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要求改变战后初期受美国支配的局面。 (3)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和发展。 (4)思想渊源: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2.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等。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材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阿登纳回忆录》 (1)材料表明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材料二 1987年美国《时代》封面 (2)图片反映出日本对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对美国的政策逐渐强硬起来,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图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主题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的具体体现 (1)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2)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展开“经援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走向振兴。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