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盘县红果镇樟木树煤矿 1601 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矿 长: 总工程师: 地测副总: 审 核: 编 制: 编制单位: 技术室地测组 编制时间:2016年7月15日 编 制 说 明 本说明书是为了编制作业规程和在掘进过程中指导生产技术管理而提供的地质资料;资料来源是以11运输石门、11回风石门、13运输石门、13回风石门、1301机风巷、1501机风巷、东翼瓦斯抽放风巷和东翼瓦斯抽放运巷实际地质资料为主,结合地勘资料,经过分析加以整理后编制而成,请有关管理人员认真了解清楚本掘进工作面的地质构造情况、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情况和瓦斯情况,以便更好地指挥生产。 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概 况 煤层名称 6号煤层 水平名称 一水平 采区名称 1 工作面名称 1601工作面 地面标高(m) +2170~+2020 工作面标高(m) +1981~+1901 地面位置 在矿井的东北部、红果至石桥妥乐公路的东北面、大牛圈村寨的西面,地面无建筑物和水体。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 位于11运输石门和13运输石门东北面,采面东北部为F27号断层,上部为煤层露头风氧化带,下部未采动,上覆盖1号煤层和3号煤层已经被原樟木树煤矿和原樟木树煤矿技改系统采空。 走向长 (m) 平均 678 倾斜长(m) 216 面积 (㎡) 157949 煤层厚度 (m) 1.2 煤层 结构 简单 煤层倾角 (°) 22 工 程 要 求 根据设计,在1601回风巷专用回风绕道上口处向西南方向开口沿6#煤层以216°方位掘1501回风巷33m与11运输石门贯通形成独立回风系统后,再调转方位以36°方位沿5#煤层正掘643m至F27号断层为1601回风巷;把原东翼瓦斯抽放运巷进行刷帮扩巷至设计断面,再在原东翼瓦斯抽放运巷碛头以36°方位沿6#煤层掘142m为1601运输巷;最后运输机巷和回风巷之间勾通作为边切眼。机风巷净断面均为7.68m2。 煤层结构及赋存情况 煤层结构:本工作面所掘煤层为6号煤层属薄煤层,全层厚度0.80~1.77m,平均厚度1.2m。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局部含一层夹矸。厚度较稳定,全区可采。6号煤:黑色,粉状、碎块状,沥青光泽。煤岩类型为半暗-半亮型。中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高灰熔点。煤类为贫煤。 赋存情况:根据地勘资料和六条石门揭露资料及原樟木树煤矿和箐门口煤矿老窑资料分析,本工作面所掘煤层比较稳定,一般为1.2m,煤层倾向为310°,倾角为22°,主要以粉粒赋存,碎块状次之;以半暗、半亮型为主。 煤层顶底板情况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 (m) 岩性特征 顶板 粉砂质粘土岩为主 10~24 16.6 顶板岩性以粉砂质粘土岩为主,局部为粘土质粉砂岩、粉砂岩,易垮落,稳定性差。需及时支护。 底板 粘土岩或粉砂岩 4~21 8.5 底板岩性为粘土岩或粉砂岩,无膨胀、底鼓现象。 地 质 构 造 情 况 地质构造分析: 樟木树煤矿位于盘关向斜东翼南段,地层总体走向NE,倾向NW,倾角14°~28°,一般22°。井田内断层较发育,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开采范围内见F23走向正断层,F23正断层:位于井田南部。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65°,落差约7m。 从原樟木树煤矿和箐门口煤矿及1301机风巷、1501机风巷、东翼瓦斯抽放风巷和东翼瓦斯抽放运巷实际揭露的地质资料,结合地勘资料,经过分析1601回风巷将在210m处和1601运输巷将在297m处见一斜交正断层F23,正断层走向170°,倾向80°,倾角65°,落差约7m,1601回风巷将在468m处和1501运输巷将在475m处见一倾向正断层F23-2,正断层走向132°,倾向42°,倾角75°,落差约1.7m。另外,F23号断层周边还有部份次生小构造。 构造名称 走向 倾向 倾角 性质 落差(m) 对掘进影响程度 F23 170 80 65 正断层 7 很大 F23-2 132 42 75 正断层 1.7 很大 水 文 地 质 情 况 矿区含水层主要为龙潭组和飞仙关组下段的砂岩、粘土岩组成。该地层含浅部风化裂隙水,有泉点出露,越往深部含水性越弱。井下煤层巷道中,顶板有淋水及滴水现象。 龙潭组裂隙含水层:该组主要为碎屑岩,富水性总体微弱,地下水以风化裂隙水为主,深部则以构造裂隙水为主,在节理裂隙发育、受构造断裂及应力破坏影响的地段,含水量会较大。 老窑采空区积水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