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话语与人文精神——对“潜在写作”、“民间”等话语的一种理解.pdfVIP

学科话语与人文精神——对“潜在写作”、“民间”等话语的一种理解.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科话语与人文精神——对“潜在写作”、“民间”等话语的一种理解.pdf

2007年第2期 学 习 与 探 索 No.2,2007 (总第169期) Study&Exploration Seria1.No.169 · 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 学 科 话 语 与 人 文 精 神 对“潜在写作”、“民间”等话语的一种理解 邹建军h ,罗义华2 (1.华中师范大学a.文学院,b.《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武汉430079; 2.三峡大学文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摘 要:作为一种新的学科话语,“潜在写作”、“民间”等观念的提出,与世纪之交知识分子话语立场 的转移或转型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它是文学史学界对此前关于“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的批判与否定 意识的一种反拨,表现出鲜明的人文立场。但是,对“潜在写作”和“民间文本”的过度阐释,会造成文学史 写作视闲中整体的失衡,出现由过度阐释所导致的虚构性、为文化研究策略所掩饰的对抗性话语特质及由 高昂的主体精神与理论热情所带来的话语的空蹈姿态。 关键词:文学史写作;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潜在写作;民间话语;文史冲突 中图分类号: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7)02—0187—05 作为一种新的学科话语,“潜在写作”、“民间”等话语 面一个历史命题:如何对待“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 的提出及其文学史实践,是近年来文学史研究领域的一个 文学史家必须寻找新的学科话语,构建新的学科体系。反 引人注目的话题。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简单的现象,它与 思的结果是,大多数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对“十七年文 世纪之交知识分子话语立场的转移或转型有某种内在的 学”与“文革文学”的日渐彰显的批判和否定意识,并形成 关联。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与之相关的批评尚停留在史 了对“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的刻板印象,这一结果 料的真实性、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以及方法论等方面,而没 使文学史家事实上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在传统中国文学 有把它与提出者陈思和的学术道路和一贯的学术立场联 史观念的主导下,文学史家的主要任务是选择与阐释那些 系起来,更没有放到转型期知识分子的话语立场上去考 能够流传后世的文学经典,但他们却直面了经典的“荒漠 虑,这就无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与阐释“潜在写作”与“民 化现实”。这样一来,在文学史写作的欲求与文学史实的 间话语”的精神,也无法真正从文学史学的角度探讨一种 史学价值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矛盾,这构成了文学史写 新型学科话语的理论与实践空间。基于此,本文所要探讨 作过程中内在的张力。由于留给文学史家的文学事实与 的问题是:就文学史的写作与文学史实的关系而言,“潜在 阐述空间都相对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寻找新的学科话 写作”、“民间”究竟有多大的阐释空间?“潜在写作”以及 语和突破旧有的文学史书写格局就显得更为迫切。 它所依托的“民间”概念事实上导致了陈思和《中国当代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的学科话语从最初的理 文学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中的一种微妙的“文史冲 论憧憬到走向文学史写作实践,在事实上显示出两种途 突”,是什么因素内在地制约了这种“文史冲突”?如何看 径、两种姿态。一部分文学史家调整文学史写作的立场与 待这种新的学科话语的姿态、立场及其精神指向? 叙述策略,致力于对“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作一种 富有学理性的现象分析,去发现其中的文学生产机制;另 一 、 阐释空间:在文学史写作与文学史实之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