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咸宁市物理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逐题详细研讨.doc

2015年咸宁市物理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逐题详细研讨.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卷中将符合题意的代号涂黑) 1.(2分)(2015?咸宁)电流的热效应在科研、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其中主要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  )   A. 电视机 B. 电饭锅 C. 电冰箱 D. 电风扇 考点: 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电流的热效应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哪一用电器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解答: 解: A、电视机在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故A不合题意; B、电饭煲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B符合题意; C、电冰箱工作时,压缩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不符合题意; D、电风扇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能和其它形式能的相互转化.是一道基础题.   2.(2分)(2015?咸宁)下列成语中,属于描述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坐井观天 B. 形影相依 C. 海市蜃楼 D. 波光粼粼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 解: A、坐井观天指在井中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不符合题意; B、形影相依中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 D、波光粼粼,是平行光射到水面上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此题通过几个词语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词语反应的物理情境,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3.(2分)(2015?咸宁)下列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骑自行车下坡,不踏脚蹬子,车速却越来越快﹣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 航母上飞机起降引导员带耳罩﹣﹣防止噪声的危害   C. 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请站在安全线以外﹣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 汽车转弯时,请抓好扶手﹣﹣防止惯性力的作用带来的危害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惯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 (2)防治噪声的途径包括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据此分析; (3)流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据此判断; (4)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解答: 解:A、骑自行车下坡,不踏脚蹬子,车速却越来越快,是因为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正确; B、航母上飞机起降引导员带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危害,故B正确; C、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旅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这是因为火车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远离火车一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会产生朝向火车的压强差,人靠近了易发生危险,故C正确; D、汽车转弯时,人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要抓好扶手.惯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说防止惯性力的作用带来的危害,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我们对动能与势能转化、防止噪声的途径、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以及惯性概念的理解等,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   4.(2分)(2015?咸宁)《舌尖上的中国》聚焦普通人家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是一盘我们冬天特别爱吃的莴笋炒腊肉,对烹制过程中所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 冬天腌制腊肉需要较长的时间,说明分子在低温下没有做无规则的运动   B. 炒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   C. 放入锅中爆炒,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莴笋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D. 上桌时散发出浓浓的香味,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考点: 分子的运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改变物体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