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彭水碾压混凝土大坝设计
吴效红 刘 晖 刘芝贵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彭水水电站大坝为弧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13.5m。大坝
泄洪采用全表孔方案,溢流坝段表孔以下采用全断面碾压混凝土经济断面。碾压
混凝土方量58.76万m3,占坝体混凝土总量的58%。大坝结构布置尽量简化,在
无地质缺陷部位采用找平混凝土封闭法固结灌浆等结构措施,以达到碾压混凝土
快速施工的目的。
1概 述
彭水水电站坝址处河谷呈V形,两岸无天然垭口,左岸岸坡40。,右岸下陡上缓,高程
相应水面宽度为60~90m。河床覆盖层厚一般小于7m,最厚达14m,基岩面高程185~
205m,右岸高程225m以下发育宽约20~30m的基岩漫滩。
坝基岩体为奥陶系及寒武系中上统碳酸盐岩、碎屑岩。岩层倾向上游,倾角65。~70。,
坝基未见大的顺河向断裂,裂隙不甚发育。缓倾角裂隙短小,连通率低,多为方解石充填,
胶结好。岩性为灰岩、白云岩、灰质串珠体页岩、白云质页岩,均为坚硬和中硬岩体。微
风化一新鲜白云质页岩饱和抗压强度为30MPa,其余的微风化一新鲜岩石饱和抗压强度为
60~80MPa。
根据电站发电、防洪、航运等综合利用要求,彭水水电站主要由大坝、泄洪建筑物、电
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等组成。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通过多方案比选,确定了河床泄洪、右
岸布置地下电站、左岸布置通航建筑物的枢纽布置基本格局。
大坝坝型主要比较了混凝土重力坝和混凝土拱坝,由于左岸岩溶、断裂发育,岩体完
整性差,拱座存在变形、抗滑稳定问题,拱坝方案基础处理工程量和处理难度均较大,而
混凝土重力坝下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简单,便于采用碾压混凝土快速施工,可缩短工期,减
少投资,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采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型。
由于枢纽泄量大,表孔堰顶高程较低,并且乌江属少沙河流,从水库淤积、放空和泄
洪等方面分析,大坝可不设底孔,泄洪建筑物全部采用表孔。由于河道窄,为解决泄洪消
能、水流归槽、下游冲刷等水力学问题,溢流坝段坝轴线采用弧线,表孔呈径向布置,使
水流均匀泄入下游河床,避免了岸坡冲刷。
299
2大坝布置
大坝由左、右岸非溢流坝段、河床溢流坝段及船闸坝段组成,共分15个坝段,坝轴线
线,半径450m,中心角20.8。;坝轴线在两侧为直线,其中左岸1号~4号坝段坝轴线垂直
于船闸中心线,右岸13号~14号坝段坝轴线与河床弧形坝轴线相切。
左岸挡水坝段共4个坝段(1号~3号坝段、船闸坝段),前缘长度分别为21.75m、18m、
16m及32m,总长87.75m。船闸坝段为船闸上闸首,位于1号和2号坝段之间。左岸非溢
流坝段1号坝段布置船闸检修门库;3号坝段设电梯楼梯井,从坝顶通至基础廊道是大坝的
一条重要垂直通道。
中部为河床溢流坝段,分10个坝段(4号~13号坝段),左右两个边坝段分别为16.42m
表孔,孔宽由14m渐变至11.78m,堰顶高程268.5m。溢流坝段于孔中分缝。表孔采用平
板检修门和弧形工作门控制。
右岸挡水坝段仅1个坝段(14号坝段),前缘挡水长度为24m,坝顶布置表孔检修门库。
3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结构设计
根据大坝结构布置,结合碾压混凝土施工和进度要求,溢流坝段堰面以下采用碾压混
凝土,碾压混凝土方量58.76万m3,占坝体混凝土总量的58%。
3.1大坝体型设计及稳定应力分析
弧形重力坝上游宽、下游窄,单个坝段中心角2.6。。溢流坝段溢流面及其以上部分体
型根据水力学要求确定,断面上游面垂直,下游面在高程213.1m以上为垂直面,以下坡比
为1:0.75,基本三角形顶点高程305.3m。
根据坝址地质条件,拟定各坝段的建基面高程,逐坝段进行了沿建基面的抗滑稳定和
应力分析,并对最低碾压混凝土层面进行了抗滑稳定和应力分析。
按SDJ一21—78《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对大坝稳定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其结果见表1。
表1 大坝稳定应力计算成果表
稳 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