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四、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ppt

实验四、果蝇唾液腺细胞的染色体观察 一、实验目的 1、练习果蝇唾液腺的分离方法 2、掌握唾液腺染色体的制片技术 3、观察唾液腺染色体的特点 二、遗传物质发现的历史 19世纪60年代——孟德尔定律(遗传单位) 19世纪80年代——染色体 1903年——同源染色体 1909-1911年——交换 or 遗传重组 1911年——染色体图谱 1944-1952年——DNA(遗传物质) 1953年——DNA双螺旋 三、实验原理 ③唾腺染色体具有许多重要特征,为遗传学研究的许多方面,如染色体结构、化学组成、基因差别表达等提供了独特的研究材料。 果蝇种间或种内不同品系与近缘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常表现为唾液腺染色体不联会,形成泡(puff)、缢痕(constrictions)、间带区(interband)的伸缩性以及顶体(telomere)的形态等多方面的变异,特别重要的是可观察是否产生了倒位、染色体的断裂、融合或重排,据此研究其基因序列的差异。 ? 四、实验材料和用品 1、实验材料 黑腹果蝇的三龄幼虫 2、实验用品 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滤纸。 E-生理盐水、 1%醋酸洋红。 五、实验步骤 5.1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上面滴加一滴生理盐水,放上果蝇幼虫,两手各拿一枚解剖针,左手解剖针按住幼虫的后端1/3, 右手解剖针按住头部用力后拉,把头部从身体拉出,唾液腺随之而出。(一对双叉形透明的囊状腺体)。 5.2除去幼虫其他组织部分,把唾液腺周围的脂肪剥离干净,然后将唾液腺移到干净的滴有醋酸洋红的载玻片上。 五、实验步骤 5.3染色10 分钟,盖上盖玻片,用滤纸轻压一下吸去多余的染色液后放在桌子上,用大拇指用力,并横向揉几次(勿使盖玻片移动)。 5.4显微镜观察,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分散好的染色体图像,再高倍镜观察,画图。 5.5载玻片滴生理盐水→放幼虫→用解剖针将头部和身体拉开→找到唾液腺并将其剥离干净→转移到有一滴醋酸洋红的载玻片上→10min→盖盖玻片→压片→观察 果蝇唾液腺 果蝇染色体 六: 作业 1、制备效果较好的唾腺染色体临时片1-2张。 2、绘出你所观察到的果蝇唾腺染色体略图,并仔细描绘各染色体臂末端5-10条横纹。 * * 二十世纪初,Kostoff用压片法首先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幼虫的唾腺细胞核中发现了特别巨大的染色体—唾腺染色体(salivary gland chromosome)。由于它具有许多重要特点而成为细胞遗传学、发生遗传学、进化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好材料。 ①果蝇是双翅目昆虫,幼虫期具有很大的唾腺细胞,其中的染色体是巨大的唾腺染色体。 ②唾腺染色体不断地进行自我复制而不分开,经过许多次的复制形成约1000-4000拷贝的染色体丝,合起来达5 μm宽,400 μm长,比普通中期相染色体大得多(约100-150倍),所以又称为多线染色体。 因此,无论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研究基因与突变性状之间的关系,还是从进化遗传学方面研究染色体的系统发育,探讨近缘种间的遗传差异和生殖隔离机制等,唾液腺染色体的分析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果蝇唾液腺染色体已广泛用于种内系统发育和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中。 ??? 普通果蝇(2n= 2x= 8)唾腺染色体的特点表现在:各染色体着丝点附近异染色质区相互结合形成染色很深的染色中心,第Ⅱ、Ⅲ对染色体呈V形(中着丝粒),各有两臂,X染色体呈棒状,第Ⅳ对染色体呈粒状,观察时可见五条臂由染色中心向外蜿蜒伸展。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