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淡豹 该好好说话了.doc
淡豹 该好好说话了
《给未来的女儿》
2016年11月的第二个周二,编辑给了我一封读者来信,内容是遭受性骚扰该怎么办。很好回。我不要写找派出所、找朋友那些规范化的方式,想鼓励她一下,世界不会永远这样。当时在草稿里写,希拉里当选了,你要看到妇女运动史上特别重要的一步。那时候对希拉里会当选一点疑问都没有,太确定了。我看着比尔?克林顿的照片,想着他就是第一先生了,挺好。
但是周三,特朗普当选。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人类学博士刚毕业,住在纽约。我们一直聊天,非常崩溃,其中也有几秒我意识到回信白写了,但不是说负担,而是觉得自己之前写得好可笑啊,世界怎么会变成这个鬼样子。
那天,我和朋友一边看大选,一边也在看Steven Cobelt 的直播脱口秀。我俩的共同爱好是看美国政治脱口秀,讽刺那些政治保守的落后的政治人物,以及相信他们宣传的人。大选结果出来以后,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是,突然间你看了很多年的那些笑话不好笑了。你没法再以讽刺的态度面对这一切,你以往讽刺的态度纵容了这一切。你对自己这些liberal(自由主义者)自说自话,在智力的愉快里喜气洋洋,也等于拒绝同情和理解你讽刺的人所面对的困境,它创造了更大的割裂。大洋两边的我们俩在微信上讨论,到底该怎么样认真对待自己的写作和生活。那时候我在想责任感是什么、怎么理解他人,所以写了篇非常正面的檄文,没有调侃,没有绕圈子,就觉得,应该好好说话了。
实际上,来信者的感受很尖锐,性骚扰的问题确实很严重。如果所谓很专业化地去给标准答案,那我就丧失了激进性。以中国的广袤、人口及社会问题的繁多,这样一个个case(案例)的制度建设,我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完成。同时,制度建设和立法并不能解决问题。比如公司对女员工遭遇性骚扰出台的条例,老实说,我不觉得是一个更好的未来。最近腾讯年会的事情,引发社会上的反感和批判后,他们对女员工说对不起。这个道歉是bullshit(胡说),整件事跟女权没有关系,一个公司的年会搞这种低俗化的游戏,根本是社会沦丧。
有的朋友不能理解我的沮丧,问我为什么这么难过,是不是移民政策有什么问题?我说跟我个人没什么关系。我在一种崩溃的情绪下写了《给未来的女儿》,非常长,是完全不考虑阅读量的写作。它其实是对知识分子责任、对优越感、对知识上的傲慢的反思,很大程度在谈什么样的秩序是可能的、未来大家怎样相互理解和沟通。
文章发出后,一些高校的女生社团联络我,分享一些想法,我也收到来自个人的私信。很多人觉得受到激励,我很意外和感动。这种反馈给了我信心,倒不是关于女性,而是关于写作――写作确实不需要考虑传播度。这几年我比较悲观,做好了东西,听的人会听,不听的人会不听。假设我的文章是奶酪,肯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与其我站在路口,给每个人递上一块,不如放着,会有人去拿。这些是真对奶酪有兴趣的人。
但是特朗普的事情又让我有了新的反思。媒体不能自说自话。如果奶酪是好东西,关涉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我们所有人的未来,而不只是有些人爱吃、有些人不爱吃的零食,你的放弃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2016年开始时我是一种心态,到年末又是另一种心态。我还没有找到方案,2016年全然在困惑中结束。
性别敏感
我在北大读的社会学系本科、人类学硕士。人类学有很多田野活动,到地方上,师兄会让你给当地的官员、教授敬酒。我不想敬,还哭过。但当时没有那种很强烈的性别歧视感。
我对性别的敏感其实起源于在芝加哥大学做交换生的一年。我的田野工作跟木偶戏相关,曾经参加了一个关于中国戏曲形式的工作坊。一次活动上,中国戏曲学院某某系主任来芝大访学,发表了一个小小的talk(讲话)。这位男系主任在讲解一个招式的时候,点名一位女职员,让她当场表演。你很容易想象到他的颐指气使,这种行为在中国很常见,但在美国,不大可能发生。当时我们在研究室里吃盒饭,女职员没有想到,也有点不舒服吧,上台以后说 “这个怎么跳呀”,中国女孩常用这种忸怩的神情表示拒绝,但系主任一定要她表演。她演示完,系主任就说:“小X,你今天怎么穿个牛仔裤,这么紧,动作也做不好。”
那一刹那我很心疼这个女孩子,一方面好像突然明白了自己面对过的很多事情。在国内时你不大会有意识,因为习惯了。另一方面,有“吾国吾民”的感觉。这事在美国发生, 很多外国教授在场,我会有点这个意义上的羞耻。种族关系的羞辱感叠加着性别关系,所有的矛盾好像都因为这个结构关系尖锐化了。
这事有一个后续。当时我很受冲击但没想清楚,没有反抗意识,会议结束后还是按照惯例,去和那位指指点点、特别讨厌的系主任交换了邮箱。我没写过信。2009年9月或10月,他给我写了一封邮件,问:“你是不是从美国回到北京了,我们是不是要吃个饭?”我觉得特别恶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