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生理学第七版血液生理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参与生理性止血 小血管破损,血液从血管中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 三、血小板功能 1)、受损小血管收缩 2)、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 * 血小板粘附、聚集在受损处形成松软止血栓。(白血栓) 3)、血液凝固。 * 局部迅速发生凝血反应出现血凝块,与血小板构成牢固止血栓。(红血栓) 2、促进凝血 3、维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正常的通透性。 一、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并将血细胞网络于其中,形成血凝块。 血清: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凝块发生回缩所释放出的淡黄色液体。 第三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凝血因子 血液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1.多为蛋白质(酶)(Ⅳ:Ca2+例外) 2.多在肝脏合成,有些合成需Vitk参与;被激活后发挥作用.(Ⅲ例外) 3.多在肝脏灭活. 特点: (二)凝血过程 1、血液凝固的基本反应过程 凝血过程是一个蛋白质有限水解的过程,可分三个步骤: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2)凝血酶形成。 (3)纤维蛋白形成。 1、内源性凝血 完全靠血浆内的凝血因子完成。由因子Ⅻ始动。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阶段 (2)凝血酶形成阶段 (3)纤维蛋白的形成阶段 2、外源性凝血 不完全靠血浆内的凝血因子完成。由组织因子始动。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凝血酶形成 纤维蛋白形成 特点 (1)正反馈过程 (2)钙离子 (3)酶促反应 血液的稀释作用 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 纤维蛋白吸附 单核细胞吞噬 抗凝物质 纤溶系统 (三)抗凝与促凝 1.抗凝物质 ①抗凝血酶Ⅲ 抗凝血酶Ⅲ是肝脏合成的球蛋白。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凝血酶失去活性;能使激活的因子Ⅶ、Ⅸa 、Ⅹa失活;与肝素结合后作用↑2000倍 。 ②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是小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糖蛋白。 作用:抑制凝血因子Ⅹ的催化活性;结合和灭活凝血因子Ⅶ-Ⅲ复合物。 ③蛋白质C系统:蛋白质C等。 蛋白质C是肝脏合成的VitK依赖因子。 作用:灭活凝血因子Ⅴ、Ⅷ;阻碍因子Ⅹ与血小板磷脂膜结合,从而降低因子Ⅹ对凝血酶原的激活作用;刺激纤溶酶原激活物的释放,增强纤溶酶活性,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④肝素:是由肥大细胞产生的粘多糖。 作用:与一些体液抗凝物质结合后,增强抗凝血酶物质的抗凝活性;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大量TFPI和其他抗凝物质来抑制凝血过程;能增强蛋白质C的活性和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 附:体外延缓或促进凝血的因素 1.温度:↓温度至10℃以下时,延缓血凝,但不能完全阻止凝血发生 ↑温度可加速凝血 2.接触面的情况:光滑 血小板的破坏和FⅫ的激活↓ 延缓凝血 粗糙 促进凝血 3.加入抗凝剂:去Ca2+剂,如草酸盐、柠檬酸盐。 肝素 4.某些中药也有止血或加速凝血的作用,如云南白药、三七、仙鹤草等。 纤维蛋白的形成和溶解的关系 三、纤溶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一、血型 血型是血细胞上特异抗原物质的类型。 红细胞膜上含有的特异性抗原物质称之为凝集原。而血清中与之相对应的特异性抗体称凝集素。 凝集反应:当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和与之相对应的血清凝集素相遇时,就会发生凝集反应。红细胞凝集成团,并会发生溶血反应。   (一)ABO血型     1、ABO血型分型原则:   血型  红细胞上的抗原  血清中的抗体   A;A1    A+A1      抗B    A2     A     抗B,抗A1(10%)    B      B        抗A   AB;A1B   A+A1+B     无    A2B    A+B     20%的人有抗A1    O 无      抗A+抗B      从表中可以看出:一部分A2型和A2B型 血清中含有抗A1凝集素,它们可分别与A1型 和A1B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此外,这两 型红细胞的抗原性远低于A1型和A1B型,在 与抗A凝集素反应时,容易误认为是O型和B 型。  2、ABO血型的抗原 前驱物质 H抗原 A抗原 B抗原 N-乙酰半乳糖胺 半乳糖  葡萄糖 岩藻糖 N-乙酰葡萄糖胺    ABO血型系统抗原和抗体 3、用A、B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