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融人才“暗战”悄然启幕.doc
金融人才“暗战”悄然启幕
临近年末,北京金融街上挂满迎接圣诞、新年的彩灯,从办公室走出的金融人行色匆匆,无暇欣赏这些美景,过去一年,财富管理行业风云激荡,而栖身其中的金领们内心也在暗潮涌动。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是一年年底,围绕年终奖、跳槽的职场话题,再次在金融人朋友圈激荡、流传、发酵,并部分变现为行动。尽管身处的这个冬天雾霾笼罩,但一场关于金融人才的暗战已然打响。
到私募去,到子公司去,到互联网公司去……国泰君安首席李迅雷“转会”齐鲁资管,让2016年年末的风向又有一些明显的不同,相比庞大而又僵化的“大机构”,转而投奔机制更为灵活的“小公司”,成为时下金融人跳槽的新风尚。
投身“小公司”
两个月前,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高级经理胡鑫辞职一事,搅动了整个基金市场圈和财经媒体圈,让外界侧目的是,放弃这家管理资产总额上万亿元的平台,投奔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他是不是疯了?
“在大公司晋升很慢,而一级一级之间的薪酬却差很多!”胡鑫说,以他所在的市场部为例,副总监年薪80万元起,总监甚至能到200万元,而作为高级经理,一年满打满算只有50万元,更关键的是,在这个岗位上有些“无所事事”。
“胡鑫跳槽”就像一颗引爆基金人才链条的导火索,他的岗位很快就被其他机构的人盯上,最终,一位栖身基金业前列的竞选者胜出,后者以舍弃了唾手可得的年终奖“裸辞”决心打动了面试者。
一个“坑”空下了,更多人瞄上了,然后又空出了更多的“坑”,急需物色合适的人选来填充……岁末的金融人才市场暗战,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默默上演,他们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内心却是波澜汹涌。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林贝贝身上,不同的是,在服务一家基金公司品牌部两年后,她滋生了内部转岗的念想,而留下来的“空缺”急需新人来填补,最终,一位急于转型的知名网站的媒体人如愿收到了offer。
不过,临近年底,不远处的“年终奖”怎忍舍弃?经过双方协议,对方人事将这一岗位为她保留到春节后的第二周,而在此前的几十天,她仍在网站心照不宣地正常工作,只待春节前年终奖到手一刻与老板“摊牌”。
记者多年身处金融街,每年这个时候,身边总有类似的故事在上演,不过,与前几年略有不同的是,金融人跳槽方向已不再迷恋大机构和大公司,反而倾向那些机制更灵活、前景更广阔的小公司,其中包括私募和各类子公司。
时间切换至三四年前,当时的跳槽风向还是“大公司”,谁找到一个更牛逼的下家、大平台,谁就能傲视朋友圈,事过境迁,昔日跳槽至大公司的牛人,这两年大多又投身了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当然,很多也是冲着股权去的。
“以前,金融人转型首选交易所,因为垄断、高薪,但现在发现,这些都与自己无关,而真正想要的股权,那是很多人心中永远无法言语的痛。”一位金融前辈总结称,他现在已经没有大公司情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最近几个月,总部位于广州的万惠集团成为不少金融精英的跳槽归属地,而驱使他们由传统金融机构投身数字普惠金融的原动力,并不止薪酬上的“诱惑力”,还来自后者更为灵活的股权激励机制。
“我们的企业文化是人人有其股、合伙创大业,数字普惠金融行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智慧密集型行业,需要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需要以创业者的精神、主人翁的心态投身于企业。”万惠集团董事长陈宝国如是称。
高管“下海潮”
从人人仰慕的大机构到体制灵活的小公司,并不止中底层的“金融民工”,也包括曾在一行三会和大型金融机构担任高层职位的“金融大拿”,如果说前者的流动还多少因为“钱途”,而已实现财务自由的后者则奔着“舞台”。
“800万年薪+股权!”最近,一家以房地产开发起家、现正高调转型金融领域的企业,在金融圈广发“英雄帖”,为旗下网络集团招募一位金融方向、分管网络信贷、征信等业务的副总裁。
不过,这个金饭碗可不好端。他们要求副总裁必须来自:银行、央行和银监会,38岁-53岁,且必须有一定“身份”――银行总行部门负责人、省分行行长或副行长;央行业务司的副司长级别;银监会总部副主任、各省分局副局长。
“又是秋雁南飞日,却到依依话别时。”邵平留下一封充满诗意的道别信,卸任了任职4年的平安银行行长一职,一如4年前他初到深圳,也是同样的季节。邵平辞别之际,又一批带着阶段性使命的金融界大佬,行将空降“平安系”。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数十名银行高管出现工作变动,其中不乏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副行长、监事长等高级别人物,还有更多的则来自一线城市分行的行长、副行长等核心骨干。
他们中的大部分流向了互联网金融或民营银行等新兴领域。比如原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原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以及原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