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认识运动_把握规律(公开课)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① 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对我们的要求(方法论) 小结: 运动 物质 静止 主 体 根本属性 存在方式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规律 普遍性 客观性 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1、《坛经》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观点 ( ) ①是唯物主义观点 ②是唯心主义观点 ③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④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 2、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他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3、“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A.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 B.他具有创造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C.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D.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规律 A 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机械运动 化学运动 生命运动 社会运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1、运动的概念 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 了什么样的错误?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呢? 宏观物体 机械运动的载体—— 原子、离子 化学运动的载体 —— 生命有机体 生物运动的载体 —— 生产方式 社会运动的载体 —— 人脑 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 ——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①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②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3)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 它只看到了相对 静止,而没有看 到事物的运动。 张三从小孩到老年,他有没有发生变化? 张三从小孩到老年的变化过程中,会不会变成李四或另外一个人?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暂时的 ②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①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3、静止的含义 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你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 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欧布里德要去告他,朋友笑言:“打你的我是彼时的我,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你要告,就去告彼时的我吧!” ⊙想一想,欧布里德为什么会如此荒唐?他和刻舟求剑的人有何区别呢? 欧布里德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则导致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刻舟求剑者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 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想一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正在高空飞行,忽然发现旁边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他以为是只小昆虫,就顺手抓过来,谁知竞是一颗子弹。 这说明什么哲学道理? 子弹飞上高空以后,速度变慢,正好和飞机的速度方向一致。于是飞行员和子弹处在相对静止状态。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3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