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浅见 湖北黄冈 梅宝军 二、近两年试题特点(以2013、2014新课标卷为例) (一) 试题分析 结论:(1)侧重于考查必修一,必修二。 (2)考点均为主干知识,且相对集中。如两卷考查的必修一部分均出自专一,专二,专四,专六。必修三部分出自专二,三,四。 表2:2013 ,2014年高考历史(必修)分值分布 表2:2013 ,2014年高考历史(必修)分值分布 结论:中国史重于世界史,中国史侧重于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侧重于世界近代史。 (2)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有: (3)试题情景、设问与教材内容直接关联不大。 二、近两年试题特点(以2013、2014新课标卷为例) (二)试题特点 1.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何为主干知识:构成历史发展主线的知识,反映历史发展方向的知识,与当今社会联系密切的知识,社会转型时期的知识,产生重大历史影响的知识。 2.政治史与经济史相对集中,文化史相对较少;重中国史,轻世界史;中国史侧重于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侧重于世界近代史。 2013卷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比值分别为45:24:16;2014卷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比值分别为45:26:14. 2013卷中国史、世界史的比值分别为56:29;2014卷中国史、世界史的比值分别为57:28. 3.重视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 如2013卷35题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苏联的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2014卷第33题 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4.以主题立意为特征,考查考生理解能力 试题的设计以问题为中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概括、阐释的能力。如2014卷重点考查了分封制、明朝内阁、工业革命等,这些知识点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主题上的立意。因此考查的不再是知识点本身,而是这些知识点所蕴含的主题思想。 5.以史料统领试题,考查分析能力 2013卷,2014卷第40题的问题设置与材料关联度高,答案的主体部分来自材料。如2014卷“关于明清时期东北地区开发”题,教材能够提供的知识很少,考生必须充分利用材料,将史料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解读。 6.以能力提升为方向,考查学科素养 2013卷,2014卷第41 题均需考生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甚至要求考生像历史学家一样去研究历史,用史学家“做历史”的方法去解答试题(第一步阅读材料,第二步发现问题,第三步解决问题) 7.关注社会现实 2013卷“爱因斯坦热”题,体现了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主题。2014卷“移民东北”题切合开发边疆,稳定边疆这一热点问题。 8.关注新理念,新史观,新成果。 三、高考试题导向 1.注重考查主干知识。 2.注重考查政治史,经济史,中国史。 3.注重考查历史阶段特征。 4.注重社会热点,关注民生与社会和谐。 5.注重史观的考查 6.加强对历史识图能力的考查。 7.重视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 8.注重考查学科素养。 9.体现一定程度的学术性。 四、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 现象:1.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进行复习,却经常出现“打开书本就会,合上书本就忘”的现象,导致考试成绩偏低。 2.对书本知识掌握较好,但在遇到新材料,新问题时,无法有效调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3.平时成绩不错,但一遇到大型考试成绩就不理想。 4。所学知识杂乱无章,一团乱麻。 5.主观题答非所问,写了很多,得分很少。 6.…… 症结: 五、二轮复习目标  1.总体目标   把握历史主干知识,进行体系构建与能力培养。对历史这门学科而言,知识体系构建与学科能力培养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体系构建是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过程,能力培养是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互动的。  2.知识目标   第二轮复习中把握历史主干知识,主要着眼于知识重组,而不仅是简单分项复习。要建立主干知识网络,把分散的或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或阶段特征等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使之变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主干知识网络,以适应综合能力测试的需要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