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省联合收割机发展现状与市场分析.pdf
我省联合收割机发展现状与市场分析
江洪银
(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
摘要:我省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已经进入高峰期,如何适应市场
变化.大力推广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进一步探索农机
推广的内在规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通过对我
省联合收割机现状分析,展望了联合收割机下一步发展
前景。
关键词:联合收割机发展现状 市场分析
1我省联合收割机发展的现状和基本形势
1.1联合收割机发展的“三步曲”
1.1.1“八五”末起步,论证宣传,酝酿市场。
“八五”末期,我省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为实现小麦生产的全程机械化,联合收割机的推广随之摆上了
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农机部门开始联台收割机的引进、示范和宣
传工作。结合我省自然特点和经济现状,早期以背负式机型为
主,随着推广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联台收割机潜在的市场已经开
始酝酿。
1 1.2九五”打基础,稳步前进,培育市场。
“九矗”期间,我省联合收割机稳步发展,各地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了适宜本地相对成熟的机型。另外,国内联合收割机经过
不断改进,产品性能亦相对稳定,广大农民对联合收割机的认识
也有了很大提高,购机欲望日益强烈,联合收割机销售市场已经
初步形成。
52
1.1.3“十五”上台阶,快速发展,成熟IH场。
进入“十五”以后,我省联合收割机突飞猛进地发腱,收割机
保有量很快突破万台,而且发展势头良好,销售市场成熟。在尢
财政补贴和各类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农民购机热情高涨,收割机
市场异常火爆。各大联合收割机生产企业纷纷瞄准安徽市场.
形成了“群企逐皖,志在必得”之势。
1.2联合收割机的发展与变化
1.2.1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连年递增,联合收获机械化水,F
大大提高。
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变化如下表
1年份 1996 19昕 19赔 1999 20∞ 2l】01 2002
l数量 1440 3222 4472岱啦 螂 1232318223
l新增 1782 1250 2430 2597 28,弭 5900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我省联合收割机推广初始的前三年,
年均新增量15∞台左右,高年份也来突破2000台;在1999—
2001的三年中始终在3000台以下徘徊,年均新增量2s00台左
右;在总保有量超万台后,我省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增速明显加
快,市场潜能爆发。全省机收面积已由1996年的1422.05千公
顷扩大到2002年的2613.8千公顷,其中联合收获面积已达
1800千公顷以上。
1.2.2联合收割机装备结构:由于我省特殊的地理位置
(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和农作物结构(麦豆、麦稻、稻
油等)使得联台收割机品种齐全。在联合收割机发展的初始阶
段,淮北平原小麦产区以推广背负式联合收割机为主,随着联台
收获技术推广应用范围的扩大.小麦、水稻联合收割机共同发
53
展,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区域半喂人收割机应运而生。“八五”
末“几五”初,一批老牌国有企业为主的收割机占主导地位,随着
国企改革的深化和私营经济的快速崛起.“九五”中后期,我省推
广的联合收割机品牌发生了很大变化.上市企业、私营企业、合
资企业的联合收割机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就安徽省而言.小
麦机以“福田谷神”、“新疆一2”、“佳联”等为主力;水稻全喂人机
以浙江“三联”、“柳林”、江苏南通五山等为代表,“湖州”、“锋陵”
2003年在安徽市场也看好;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以“洋马”、“久保
田”为主。作为过度机型的背负机主要有“上海向明”和“南通五
山”,“福田谷神”也占有一定份额。近几年安徽省联合收割机市
场小麦联合收割机和水稻联合收割机各占半壁江山。
1.2.3市场变化:
1.2.3.1收获市场:由最初单一小麦收获向水稻、大豆、油
菜等多作物联合收获拓展。我省2000千公顷小麦、2000千公顷
水稻、535千公顷大豆、1000千公顷油菜等作物展示了潜在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