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网络学习 之 BP神经网络
/u013007900/article/details目录
第一章 概 述
第二章BP算法的基本思想
第三章BP网络特性分析
3.1 BP网络的拓扑结构 4
3.2 BP网络的传递函数 5
3.3 BP网络的学习算法 6
第四章BP网络的训练分解
4.1前向传输(Feed-Forward前向反馈) 8
4.2逆向反馈(Backpropagation) 9
4.3 训练终止条件 10
第五章BP网络运行的具体流程 10
5.1网络结构 10
5.2变量定义 10
5.3误差函数: 11
第六章 BP网络的设计 14
6.1 网络的层数 14
6.2 隐层神经元的个数 15
6.3 初始权值的选取 15
6.4 学习速率 15
BP网络的局限性 15
BP网络的改进 16
第一章 概 述
神经网络是1986年由Rumelhart和McCelland为首的科研小组提出,参见他们发表在Nature上的论文?Learning representations by back-propagating errors?。
BP神经网络是一种按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BP网络能学习和存贮大量的 输入-输出模式映射关系,而无需事前揭示描述这种映射关系的数学方程。它的学习规则是使用最速下降法,通过反向传播来不断 调整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使网络的误差平方和最小。
第二章 BP算法的基本思想
多层感知器在如何获取隐层的权值的问题上遇到了瓶颈。既然我们无法直接得到隐层的权值,能否先通过输出层得到输出结果和期望输出的误差来间接调整隐层的权值呢?BP算法就是采用这样的思想设计出来的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学习过程由信号的正向传播与误差的反向传播两个过程组成。
? 正向传播时,输入样本从输入层传入,经各隐层逐层处理后,传向输出层。若输出层的实际输出与期望的输出(教师信号)不符,则转入误差的反向传播阶段。
? 反向传播时,将输出以某种形式通过隐层向输入层逐层反传,并将误差分摊给各层的所有单元,从而获得各层单元的误差信号,此误差信号即作为修正各单元权值的依据。
这两个过程的具体流程会在后文介绍。
BP算法的信号流向图如下图所示?
第三章 BP网络特性分析
我们分析一个ANN时,通常都是从它的三要素入手,即?1)网络拓扑结构;?2)传递函数;?3)学习算法。
每一个要素的特性加起来就决定了这个ANN的功能特性。所以,我们也从这三要素入手对BP网络的研究。
3.1 BP网络的拓扑结构
上一次已经说了,BP网络实际上就是多层感知器,因此它的拓扑结构和多层感知器的拓扑结构相同。由于单隐层(三层)感知器已经能够解决简单的非线性问题,因此应用最为普遍。三层感知器的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一个最简单的三层BP:?
3.2 BP网络的传递函数
BP网络采用的传递函数是非线性变换函数——Sigmoid函数(又称S函数)。其特点是函数本身及其导数都是连续的,因而在处理上十分方便。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函数,等下在介绍BP网络的学习算法的时候会进行进一步的介绍。?单极性S型函数曲线如下图所示。?
双极性S型函数曲线如下图所示。
3.3 BP网络的学习算法
BP网络的学习算法就是BP算法,又叫 δ 算法(在ANN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不少具有多个名称的术语), 以三层感知器为例,当网络输出与期望输出不等时,存在输出误差 E ,定义如下:
将以上误差定义式展开至隐层,有?
进一步展开至输入层,有?
由上式可以看出,网络输入误差是各层权值ωjκ、υij的函数,因此调整权值可改变误差?E。 显然,调整权值的原则是使误差不断减小,因此应使权值与误差的梯度下降成正比,即?:
对于一般多层感知器,设共有?h?个隐层,按前向顺序各隐层节点数分别记为?m1,m2,…,mh,各隐层输出分别记为?y1,y2,…,yh,各层权值矩阵分别记为?W1,W2,…,Wh,Wh+1,则各层权值调整公式为
输出层
第?h?隐层
按以上规律逐层类推,则第一隐层权值调整公式
容易看出,BP学习算法中,各层权值调整公式形式上都是一样的,均由3个因素决定,即:
1. 学习率?η
2. 本层输出的误差信号δ
3. 本层输入信号?Y(或X)
其中输入层误差信号与网络的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之差有关,直接反应了输出误差,而各隐层的误差信号与前面各层的误差信号有关,是从输出层开始逐层反传过来的。
可以看出BP算法属于δ学习规则类,这类算法常被称为误差的梯度下降算法。δ学习规则可以看成是Widrow-Hoff(LMS)学习规则的一般化(generalize)情况。LMS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日立电梯UAX-Ⅱ图纸K3500429.pdf
- HP Prime快速入门手册.pdf VIP
- 汽车底盘系统检修(张振东)任务1 离合器踏板的检查与调整.ppt VIP
- 2025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pdf
- 汽车底盘系统检修(张振东)任务3 离合器分离轴承、压盘和从动盘的检修.ppt VIP
- 2023年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慢性老年病患者日常用药误区及对策.doc VIP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2011预.doc VIP
- 初高中衔接课因式分解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获奖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