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型纺纱技术发展与产品开发.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纺纱技术发展与产品开发.pdf

2005年全国现代纺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专默告. 新型纺纱技术发展与产品开发 郁崇文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目前,转杯纺和喷气纺等新型纺纱技术已得到了 改变输出速度的方式,至今只停留在理论上,主要 较普遍的应用,但是,针对尚存在的问题,新型纺纱技 是由于输出速度高达lOOm/min以上,要产生相应的 术与装备本身仍在不断完善,应用这些技术和装备开 竹节,通常要在短时间内对高速的输出速度在瞬间进 发新的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行变化,由于机械惯性和冲击,实际生产中难以实现。 l转杯纺的发展与产品开发 近来,又有人尝试了一种新的竹节产生方式,即在 分梳辊的针齿上,利用不同角度的针齿(见图2)对纤 随着转杯纺纱技术的发展,其产品已逐步走出了 维的开松、抓取能力的差异,来产生竹节纱效应,如图 以低档原料为主的下脚、副牌纱加工的局面,但是,在 3中3所示。 转杯纱的产品开发中,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中高支针 织纱、非棉纱、竹节纱和包芯纱等方面,尤其是以后两 者为近期的热点。 1.1转杯竹节纱 转杯竹节纱的开发始于10多年前,先后出现了在 转杯内设置阻尼点、改变喂入速度以及改变输出速度 等产生各类竹节的方式。 在转杯内设置阻尼点的方式,其原理是利用阻尼 点的存在导致纤维在凝聚槽中的分布不均匀,所获得 的纱条外观呈“正常一细节一粗节(竹节)一正常”的 规律,这是因为在阻尼点处,由于纤维数量少,产生细 节,而在阻尼点后端,大量纤维集聚而产生了粗节(竹 节),这种方式的竹节纱,如图1(1)所示,竹节本身的 图2对应齿型 长度较短,其粗节直径为2~3倍,但由于转杯周长的 限制,竹节的间距较小,且整个竹节效应是规律性的。 阻尼块越大、越长,竹节前出现的细节也就越细、越长, 竹节间距通常可由转杯周长除以阻尼块的个数确定。 这种方式生产竹节纱时,要注意由于细节的存在,会使 强力下降,故捻度应有较大的增加。 改变喂入速度的方式,其原理是利用喂入罗拉的 速度变化来改变喂人的纤维量,产生竹节,它可以产生 粗细、长度和间隔均随机变化的竹节,粗节直径为2— 4倍,但这种方式产生的竹节长度本身有局限性,即竹 节的长度至少大于转杯的周长,一般在300—500mm, 同时最小的竹节间距也在这个范围内。 图3分梳辊不同锯齿设置 当分梳辊上的锯齿工作角、齿背角、齿距、齿密等 ===:=二≥===二≥==≥(≥= 不同时,会产生不同的分梳抓取效果。锯齿工作角越 (1)阻力块形成的竹节 小,针齿刺人纤维层的能力越强,分梳作用越大;同样 地,齿密越大,纤维平均所受梳理齿数越多,分梳作用 (2)喂入速度改变形成的竹节 越强。当棉条由给棉板与给棉罗拉握持喂人分梳辊 ~/—一\————————.,——\一 时,在特定的区域受到特定的分梳锯齿梳理时,因此处 (3)分梳辊法形成的竹节 锯齿工作角大且齿密小,分梳作用减弱,单纤维率降低 图l竹节形状 2005年全国现代纺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未被完全梳理开的纤维流顺利转移到纺杯中形成粗细 直径较大的纺杯和刻有四个槽的假捻盘,则成纱竹节、 节,产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