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绪论.ppt

更改: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施计划 1、取两盆盆栽天竺葵甲、乙,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其中甲盆和氢氧化钠溶液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静止一段时间,然后与乙盆一起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分别从甲盆和乙盆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片,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4、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中,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5、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比较甲乙两盆天竺葵叶色的变化。 注意事项 1.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不要让皮肤接触它。 2.玻璃罩要密封,既可以入光,又可以防止气体进入。 3.酒精只能隔水加热,否则容易发生危险。 实验现象: 甲盆叶片 ,乙盆叶片 4.仙人掌由于叶变成刺,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5.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归根结底来源于太阳光能。( ) 6.绿色植物生存必需的有机物,可以由根从土壤中吸取。( ) 7.植物体的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8.新疆吐鲁番盆地,由于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所以种植的瓜果味道特别甜。( ) 9.植物在光下不进行呼吸作用,因为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利用了。( ) 资料分析 一个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气(约含5千克的氧气)消耗其中的约1千克的氧(不含动物呼吸及燃烧所消耗的),当空气中氧的含量下降到7%--8%时,人就会昏迷、窒息、甚至死亡。可是自然界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 因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小动物离开了氧气就会窒息 知识情报: ——氧气的性质:无色、无味,常温下呈气体状态,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但能助燃 演示实验 观察发现 1)金鱼藻表面有什么物质产生? 2)产生的是什么气体?为什么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呢? 注意:收集的气体要有一定的量 有气泡产生 氧气,因为氧气有助燃作用 一、光合作用产生了 氧气 二、光合作用利用 二氧化碳为原料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 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燃烧的蜡烛和活的小白鼠将会怎么样? 燃烧的蜡烛会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小白鼠会继续活下去吗?你能解释原因吗?在无光条件下会怎样?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 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指 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如果让你做这个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除了满足植物自己呼吸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 两个玻璃皿、两个广口瓶、两个烧杯、两枝带叶子的枝条、氢氧化钠溶液、清水、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 料吗? 探究 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不要让皮肤接触它) 实验装置 氢氧化钠溶液 清水 甲 乙 变为蓝色 未变为蓝色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不仅有二氧化碳,还有水。 蜡烛不能燃烧的是: 甲 甲 乙 光合作用参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公顷的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 三、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与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本世纪初全球森林面积只有8000年前的30%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 乱砍乱伐、过度放牧等使森林绿地急剧减少,吸碳制氧量大幅下降 人口、工业、交通工具等迅速增加,耗氧排碳量高速增长 人类如果不控制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到2025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将升高1℃, 全球温度升高1℃—3℃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60厘米—100厘米,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泰国曼谷、中国的上海等30多个特大城市将受到严重影响。以中国为例,到2050年, 中国沿海可能有近48个城市,9.2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将受到淹没的危险,大约有6700万人口将要背井离乡。 温 室 效 应 1. 我们应当如何保持碳--氧平衡? 3.联系自己的生活环境,谈谈环境中二氧 化碳增多的原因. 4.作为生物圈中一员,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 空气永远清新,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2.二氧化碳增多已经给环境带来了什么影响? 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 温室效应 1、寻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