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总体安排及施工方案和程序研究.doc

隧道施工总体安排及施工方案和程序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施工总体安排及施工方案和程序 第一章:施工总体安排 本工程其中涉及到十座隧道,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 中点里程 隧道名称 长度 1 ZDK4+264 渠江明洞 68m 2 ZDK4+395 新渠江1号隧道 140m 3 ZDK4+840.5 新渠江2号隧道 121m 4 YDK3+992.5 大坝口隧道 865m 5 YDK4+877.5 新渠江3号隧道 215m 6 DK5+345 新渠江4号隧道 256m 7 YDK11+752.5 新土溪隧道(双线) 125m 8 YDK12+676 新场家湾隧道2 388m 9 ZDK26+529.5 漏米垭隧道 2551m 10 YDK26+537.5 新漏米垭隧道 2555m 第二章:总体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按照新奥法原理组织。软岩地段施工始终坚持“弱爆破、、、、、、、、、、、II、、、、、V、、m的长隧道采用压入式和压出式混合通风方式。 图1.1 新奥法施工程序框图 1、洞口开挖 一、开挖 洞口段采用分层开挖,施工机械以CAT320L挖掘机为主;洞口场地用装载机辅以推土机整平压实;遇坚硬石质地层人工钻眼爆破,运输采用自卸车,挖方弃往指定的弃土场。洞口段开挖将充分考虑洞内施工需要,合理布置供风、供水、供电设施、材料存放及加工场地、机械停放场地。洞口施工程序见流程图1.2。 图1.2 洞口施工程序框图 洞口段为Ⅳ类及以上围岩时,在洞口边仰坡及支护施作完毕后,即可直接进洞。为确保施工安全,一般采用正台阶法或超短台阶法进洞,上部开挖超前3~5m,掘进10~20m后,先在洞口段全断面衬砌8~10m,然后采用全断面施工方法。如围岩整体性好则可直接采用全断面施工方法。 洞口段为Ⅲ类及以下围岩时,采用“套拱法”进洞。所谓“套拱法”就是在洞口段隧道洞身上下衬砌轮廓线以外,立模架灌注厚30~50cm的砼(或者钢筋混凝土),长度3~5m,嵌进山体0.5~1.0m,外露0.5~4.5m,以确保洞口段山体稳定,防止坍塌和洞顶危石伤人,确保施工安全,然后采用台阶法施工。施工时,配合超前支护(锚杆、小导管及大小管棚)和钢架支护。然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洞身开挖支护。洞口浅埋地段避开雨季施工,施工中采用人工开挖(必要时放小炮),短开挖,强支护,衬砌紧跟,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以策安全。 二、边仰坡施工 截水沟施作完毕后进行边仰坡开挖,按设计坡度一次整修到位,并分层进行边仰坡防护,以防围岩风化,雨水渗透而坍塌。围岩破碎部位增设网喷,以稳定边仰坡。刷坡防护到路基面标高。 三、洞门修筑 隧道洞门在进洞施工正常后,结合地形地质及考虑洞口美化等条件,安排在雨季前施工。洞门施工应与不少于5m的洞内拱墙衬砌同时灌注施工,连成整体。 2、 洞身开挖与支护 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法施工 ㈠ 施工工序 I类围岩、Ⅱ类围岩和洞口Ⅲ类围岩地段,采用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法施工。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法施工程序见图1.3,施工工序见图1.4a、1.4b。 图1.3 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法施工程序框图 隧 道 工 程 第一节 总体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按照新奥法原理组织。软岩地段施工始终坚持“弱爆破、、、、、、、、、、、II、、、、、V、、m的长隧道采用压入式和压出式混合通风方式。 第二节 洞口开挖 一、开挖 洞口段采用分层开挖,施工机械以CAT320L挖掘机为主;洞口场地用装载机辅以推土机整平压实;遇坚硬石质地层人工钻眼爆破,运输采用自卸车,挖方弃往指定的弃土场。洞口段开挖将充分考虑洞内施工需要,合理布置供风、供水、供电设施、材料存放及加工场地、机械停放场地。洞口施工程序见流程图1.2。 洞口段为Ⅳ类及以上围岩时,在洞口边仰坡及支护施作完毕后,即可直接进洞。为确保施工安全,一般采用正台阶法或超短台阶法进洞,上部开挖超前3~5m,掘进10~20m后,先在洞口段全断面衬砌8~10m,然后采用全断面施工方法。如围岩整体性好则可直接采用全断面施工方法。 洞口段为Ⅲ类及以下围岩时,采用“套拱法”进洞。所谓“套拱法”就是在洞口段隧道洞身上下衬砌轮廓线以外,立模架灌注厚30~50cm的砼(或者钢筋混凝土),长度3~5m,嵌进山体0.5~1.0m,外露0.5~4.5m,以确保洞口段山体稳定,防止坍塌和洞顶危石伤人,确保施工安全,然后采用台阶法施工。施工时,配合超前支护(锚杆、小导管及大小管棚)和钢架支护。然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洞身开挖支护。洞口浅埋地段避开雨季施工,施工中采用人工开挖(必要时放小炮),短开挖,强支护,衬砌紧跟,步步为营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