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背景 1、大量证据表明,“东突”与国际恐怖势力有密切的联系,一些“东突”组织公开宣扬要通过暴力手段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中国近代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新疆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左宗棠 D、邓世昌 * * * * * * * * * * * 数据出自于维吾尔族历史学家毛拉木沙《伊米德史》 第2课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东南:美、日对台湾的侵略 西南:英、法进窥云南、广西 西北:俄、英俯视耽耽新疆、西藏 边疆危机 边疆危机 材料一:满族官吏、汉族商人、维族伯克们一辈子的积蓄,一夜之间都被霸占。各种名目的税收有30多种,百姓一年收入近80%都要上交。很多人被逼到绝境而沦为奴隶。人口买卖成为合法的生意,一名男奴在喀什的奴隶市场上被卖到40枚银币。 材料二:在他统治的前五年时间里,屠杀了和田、库车、乌鲁木齐等地反抗他暴行的各族民众近30万。 ——摘选自《伊米德史》 人间地狱 (1)目的: 为了恢复新疆秩序 (2)过程和结果: 1875年左宗棠进军新疆,消灭阿古柏政权,结果收复了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 地区。 (3)意义: 粉碎了俄、英分裂并进而吞并中国西北的阴谋,也使得沙俄强占伊利不还失去了凭借。 (4)收回伊犁: 曾纪泽与俄国谈判,于1881年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这样做值得,当时俄强清弱,要收回伊犁,没有付出一定的代价是不可能。而伊犁是新疆的大门,没有收复伊犁等于没有收复新疆,国家安全仍然没有保障。所以,伊犁比那块土地、那些赔款更为重要。 13页的阅读 二、甲午海战(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海战背景?日本哪一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为什么称为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为什么要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2、时间:1894年 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3、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原因: 明治维新以后(制定大陆政策) 日本 日本 中国台湾 朝鲜 中国东北蒙古 中国 亚洲 世界 中国 (农历甲午年) 大东沟 九连城 花园口 旅顺 丰岛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3、战争经过 致远舰及管带邓世昌 致远舰弹药将尽,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捐躯。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为邓世昌所写的挽联 你从邓世昌身上看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日本 北洋海军“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內,不许巡海迎敌,主张:保船避战,退让求和,使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从而大大便利了日本的进一步侵略。 战前:不作认真准备 战中:避战自保,消极迎敌 万寿庆典,挪用军费 如此腐败,此战岂能不败? ②时间: 3、《马关条约》 ③地点: ①人物: ④主要内容: 1895年 日本马关的春帆楼 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阅读课文回答:战败后,清朝派谁去签订《马关条约》?这个条约是哪一年在哪里签订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是什么? ⑤影响: 李鸿章 伊藤博文 人 物 资 料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危害 割地 赔款 通商 其他 香港岛 2100万银元 广、厦、福、 宁、上 协定关税 国土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加重负担,举借外债列强控制中国经济 列强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内地 严重的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辽东半岛(后赎回) 台湾及澎湖列岛 2亿两白银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新增 设 厂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 割地 更多 赔款 数额更大 通商 设厂 更加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势力更加深入内地 有人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约,你觉得是不是呢? 4、 《马关条约》的危害: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2、《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是( D ) ①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②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造成国家财政困难④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 * * * * * * 数据出自于维吾尔族历史学家毛拉木沙《伊米德史》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