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达则独善其身(大地漫笔·编辑丛谈)
马涌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02日 24 版)
一个词语在历史长河中发生的语义演变,往往显得意味深长。
引发我这番感慨的是“独善其身”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出处是孟子的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今,“独善其身”常常被当作“置身事外,自得其乐”之类的意思,用起来也常常是套用一个否定句式,譬如“大势之下难以独善其身”云云。但是倘若追寻其本义,以孟子亚圣之德,对于君子穷困时的要求,会是仅仅只要自得其乐便可了吗?恐怕并非如此。
孟子这段说辞,原话其实是颇为慷慨激昂的:“……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见於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赵歧注曰:“独治其身以立于世间,不失其操也。”加上语境和注解,其实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所谓“独善其身”,并不是说要你“独自”过得“好好的”就行的,而是要“穷不失义”,要“修身”,要“立于世间,不失其操”的。再穷困潦倒,道义操守仍然是底线。
可叹的是,随着岁月流转,大家对孟子的话,似乎也开始换了一种理解:都已经身处逆境、穷困潦倒了,还要讲道义,实在是迂不可及。“兼济天下”那是身世显赫之人要操心的事,穷困小民只要把自己伺候好就不错了。如此解释,多了些市井的狡黠,少了些理想主义的担当。——于是乎,又有许多人觉得,应该是先说“达则兼济天下”,再“穷则独善其身”,逻辑才说得通。这顺序一颠倒,就更有些“退而求其次”的意味了。
对于这种说法,我是不以为然的。倘若理解了孟子的原话,其实“独善其身”恰恰应该放在前面,因为“独善其身”乃是前提,是原则,是根本;“达”了,“兼济天下”的人,当然也要“善其身”,自己的操守不能丢,然后才谈得上为天下。反观今天许多鲜活的案例,恰恰是飞黄腾达了,人前“兼济天下”,人后却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场合里丢了道义,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由此观之,恐怕今天倒是要讲“达则独善其身”更为适宜。毕竟今天,“兼济天下”的风光人人称羡;我们更稀缺的,恐怕正是顺境之中不忘“独善其身”的智慧、勇气和担当。
心灵御寒(金台随感)
孙君飞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02日 24 版)
对冬天的寒冷,有人抱怨,有人骂,有人暗自哭泣,但也有诗人说“寒冷有益于我的健康”,另一位沿着初雪漫步的诗人还渴望在柳树的枝杈上“也嫁接上我的两只手臂”。
这两位诗人我都爱,是他们教给了我心灵御寒的功课。
寒冷,其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本身谈不上好与坏,人却擅自做了区分,看到寒冷有益的一面乃是“达观”,能够把寒冷变成好事更是了不得。我们总是奢望四季如春、暖阳加身,实际上正是在选择容易,回避困难。在冬天,买更厚的衣服穿到身上,同时跑跑步,打打雪仗,心血来潮的时候甚至爬爬树,身体暖和了,活络了,心里的怨气也就少了。将消极的避寒变成积极的御寒,于身于心都是大有裨益的。这就是诗人寒冷有益于健康的信念了。
面对现实的冷酷,心灵自然也会感到寒冷,就要想办法给它加些穿戴,譬如那顶叫智慧的帽子,那双叫勇敢的鞋子,那根叫坚韧的腰带,那身叫爱的衣服,还要想办法让心灵一直健康地跳动,让血液运行出热量和活力。怨天尤人没有用,何况同样的现实对所有人都是冷酷的,它不会特意跟你过不去。人在怨尤的时候特别容易留意身外之物,从身外找原因,譬如“我为什么拼不了爹”“我为什么遇不到伯乐”,甚至“我的‘颜值’为什么这么低”,偏偏不思 考“我为什么成不了我”。“我”才是最大的条件和财富,才是通往自由人生的通道。过去的人说话更狠,他们说“富不过三代”,什么意思?代代人都在追求的财富最终变成了空虚的东西,它并不是真正叫人依靠的宝贝,自己才是自己终生的依靠。你是弹簧,就会跳得很高。你是雨水,就只能从天上落下来。你是花朵,在空谷里,没有人看,也会开得自自然然、漂漂亮亮,自己的鼻子嗅到自己的花香。
我相信寒冷比温煦更能教给人智慧,或者说更能激发出人的聪明才智。“暖风熏得游人醉”是集体事件,在这个集体中,“众人皆醉我独醒”特别难。一个人读了许多书,最终才明白,未必是读书越多越智慧,乡野的童叟妇孺也有智慧。有的智者甚至根本不劝你读书,因为你偏信书了。偏信一样东西,实际上是放掉自己,依赖上这个东西,而一旦习惯于依赖,自身的御寒能力就会降低,别说什么“寒潮”“白灾”,连普通的寒冬都没法过。总不能天天躲在棉被窝里怀念暖风(这也是一种依赖),人总要走出去,现实总要考验人,考验无所不在、无孔不入。依赖暖风,就不能从暖风里走出来。
直面寒冷,清醒地对待寒冷,而不是幻想以一个人的力量改变整个冬天,或者催促冬天赶快过去,就会想办法善假于物,想办法提高自身的御寒能力。因为不这样做就会受到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