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秋战国四大刺客: 要离 专诸 聂政 荆轲 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屠夫。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 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夫差的父亲) 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成功的刺杀了韩相国侠累。 韩大夫严仲子 第一部分行刺准备(1——6)阅读,翻译 3.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 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 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 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 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 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 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 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4.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 无可奈何, 驾车前往 (事)已至此 ?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函 封之。 收起来装好 首级 名作状,用匣子 5.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以)百金, 在这时 预先寻求 锋利 人名 买到 使工以药淬之。以(之)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工匠 定语后置 准备行装 6.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之)忤视。 (他)正眼看 忤: 逆,相对。 ?乃令秦武阳为副。 赏析 行刺准备(1——6) 一、荆轲刺秦王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哪些动词可体现出这种形势? 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 “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二、荆轲献计,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侠义精神。 提出献“樊将军之首和督亢地图”取信秦王——足智多谋、考虑周全。 三、荆轲为何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1、先说秦对樊於期狠毒(父母宗族皆被杀戮,自己被悬赏追杀),激起樊对秦的怨恨。 2、抓住樊想报仇的心理,说出计策的好处——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 3、最后才直接说出计策——需要你的人头。 四、樊於期自刎献身,他怎样的人? ——报仇心切,义勇刚烈,敬佩荆轲舍生取义的精神,对荆轲极度信任。 7.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往),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等待一个朋友 和(他)一起去 形作名,远方 因而 留下来等待 8.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 过了些时候 意动,以……为迟 。 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已” 荆卿岂无意哉? 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 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 请允许我 发怒,斥责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去了不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返”) 拿着 不可预料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之)俱(往)。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停留下来的原因 意动 请允许我辞别“诀” ? .9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 定语后置 名作动,穿上白衣戴上白帽 祭路神 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就要上路 敲着 和着节拍 唱歌 发出 悲凉的声音 又前而为歌 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名作动 上前 作歌 唱道 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来! 复为 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又发出 古:声调激愤的 睁大眼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