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科学假说是基于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理论知识对未知的自然对象作出猜测性的说明。 构成: 事实基础:即假说得以建立的事实材料。 理论背景:先于假说存在而与该假说有关的理论 基本假定:假说的核心内容或基本指向 预言和预见:从假说中推导出来的具体结论,以验证假说。 如魏格纳的“大陆飘移说”,就是以南美东海岸和非洲西海岸海岸线形状吻合为事实基础,以天体物理学为理论背景,以大陆水平移动为基本假定,对各大陆吻合处的古地质构造、古生物分布的共同性作出预言。 * 一、假说的来源 出现已知理论无法解释的新事实时 X射线、放射性元素及电子的发现 把理论类推到其适用范围之外时 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说 为解决新旧事实之间的矛盾 波粒二象性 假说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模型(分子、原子、原子核模型),概念(场、量子),知识形态的假定性理论(太阳系起源学说)等。 * 二、假说的特征 科学性 科学假说是以一定的事实为依据。以科学理论为前提而提出来的。 假定性 科学向大自然的猜谜活动 易变性 对同一问题可提出不同的假说,天体演化、原子结构、地质构造、生物遗传 新假说战胜旧假说/两个对立假说被归化到更完整的假说/对立假说被抛弃 * 三、假说的作用 科学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 科学假说是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 不同假说“争鸣”有利于学术繁荣 * 四、构造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解释性原则 对应规则 可检验性原则 * 五、对假说的检验——判决性实验 假定关于同一个科学实验存在着两个(或更多)相互竞争的科学理论或假说H1和H2,它们几乎同样地经受住了以往的实验检验。这时候,如果能给出某种新的实验检验,对于这一检验,假说H1和H2分别作出相反的预言E和非E,如果这一实验检验结果肯定了预测E(同时否定了非E),那么就可以对两个相互竞争的实验加以裁决:认为第一个假说H1得到了决定性的支持或确认,而第二个假说H2也就被否决了。 * 例如1850年傅科实验肯定了光的波动说而否定了光的微粒说,1919年爱丁顿对日全蚀的观测结果与牛顿力学的推论相悖,而与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一致,被认为是对广义相对论的验证。 但由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光电效应和光子的发现,使人们对判决性实验的作用发生怀疑。有人据此否认判决性实验的存在,如奎因(更早有杜恒的预言)发现,科学一旦碰到反例,就会通过调整理论系统的某一部分而保留另外的部分。另外的学者坚持判决性实验的存在,如吴剑雄实验对宇宙守恒与不守恒的判决性作用。 * 判决性实验的争论,表明观察和实验对理论的检验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两面。 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重复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总是具体的和确定的,它在支持一个假说的同时,又能为证伪一个假说提供支持条件。 由于实验技术和相关的科学理论都在发展,已有的实验结果可能被否定或作出新的解释,又由于理论本身是有结构和相互联系的,因此很难判定假说的哪一部分有错误。 从根本上讲,理论和假说的检验是一个历史过程,并不是一次实验或观察就可以完成的。 * (4)共变法(The method of concomitant variation):现象a只有在条件A发生变化而其他条件都无变化情况下,才与A发生相应的变化,则a与A之间可能有因果关系。如波义耳发现,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变化与其所受到的压力成反比,从而发现了著名的波义耳定律。 * 逻辑格: 有关因素 被考察对象 (1) A1,B,C → a1 (2) A2,B,C → a2 (3) A3,B,C → a3 ————————————— ∴A与a可能有因果联系 例子: (1)取0℃(A1)时1米长的铜杆,其长当然为1米(a1); (2)将上述铜杆加热到100℃(A2),其长a2超出1米; (3)将上述铜杆加热到200℃(A3),其长a3超出a2; ————————————————————————— ∴ 物体遇热(A)膨胀(a)。 * (5)剩余法(The method of besides):根据已知全部条件,都不足以说明现象a变化的原因,则必有其他某一或一些条件是现象a变化的原因。如海王星的发现就是运用此法。科学家们发现天王星轨道不符合引力理论的偏差,法国人勒威烈与英国人亚当斯就推断天空中必有某一尚未发现的行星,其引力导致了天王星摄动的发生。1846年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 逻辑格: 有关因素 被考察对象 (1)A,B,C → a,b,c; (2) B → b; (3) C → c; ————————————— ∴A与a可能有因果联系 例子: (1)天王星的运行轨道(正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剖析.pptx
- 连山大桥桩基开工报告(施工方案)剖析.doc
- 正常人体解剖学期考重点总结重点.doc
- 正方体展开图规律重点.doc
- 第九章空间数据表现与地图制图重点.ppt
- 桥面系施工最终版重点.ppt
- 连续密练机的技术研发剖析.doc
- 电能质量_课件重点.ppt
- 正交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重点.ppt
- 第二课时--数据的表示重点.ppt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5年新版教材).pptx
- 锂离子电池前驱体磷酸铁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 2024年东盟石油和天然气更新报告(英文版)-东盟.docx
- DB3209_T 1207.2-2022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文件归档和档案移交范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