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岳麓版必修二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作业.docVIP

2014-2015学年岳麓版必修二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作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岳麓版必修二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作业.doc

2014-2015学年岳麓版必修二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作业 1.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   A         BC        D 2.据《申报》1912年2月19日报道,湖南湘潭县城“剪辫者已十居其九,闻有一二未剪者不过顽固之乡愚”,有“一挑水夫尚垂发辫,该兵士迫令剪去”,结果发生争吵推拉,挑水夫受伤致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蓄辫陋俗尚未根除 B.清帝虽然退位,但旧的陋俗还未能在短期内消除 C.湘潭县城剪辫者居多的现象与清政府发出的《剪辫通令》的影响有关 D.这是《申报》创刊四十个春秋后的一则报道 3.“金莲小脚”是传统的变态的审美观点,也极大地束缚了女性个性的发展。因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倡导女性解放,首先发起了(  ) A.“不缠足”运动 B.出国留学热潮 C.穿旗袍、皮鞋的服饰改革 D.到工厂务工劳动 4.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19世纪60年代后一些有识之士,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最先提出这些主张的是(  ) 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革命派 C.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D.走上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新青年 知识点二 报刊与电影 5.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6.作为一名中国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是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7.1897年9月5日上海《游戏报》第74号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记载自己观看某艺术形式的感受:“如影戏者,数万里在咫尺,不必求缩地之方,千百状而纷呈,何殊乎铸鼎之象,乍隐乍现,人生真梦幻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观。”这一艺术形式是(  ) A.皮影 B.电影 C.戏剧 D.杂技 知识点三 移风易俗 8.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不堪忍受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震惊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  ) A.清王朝已经彻底没落了B.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 C.法院的权力已经高于皇权D.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确立 9.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 .1912年在山东潍县的某市面店铺出现了一副对联:“职赞共和,学佛门祝发;名为待诏,代文士修容。”下列对出现此联背景的表述,最接近历史的是(  ) A.民国政府提倡个人卫生B.山东潍县的商人支持共和 C.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法令D.清朝提倡佛儒道三教融合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名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  )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娱乐大众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2010·山东高考)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0·江苏高考)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指出:“机器纺纱布局司机者,一人掌管数机,须终日直立奔走,缠足者不能为也;机器缫丝局其司盆者,亦须久立,缠足者亦不便。”这说明(  ) A.工业文明冲击了传统农业文明B.洋务运动主张改变纲常伦理 C.洋务运动提倡男女平等D.晚清女权运动蓬勃兴起 1.阅读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