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重点.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丙烯腈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 学 院: 化工与药学院 班 级: 2012化学工程与工艺1、2班 学生姓名: 翟鹏飞 肖 畅 裴一歌 徐嘉星 廖鹏飞 田仪长 指导教师: 张丽丽 完成日期: 2015年12月10日 指导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教师签名: 目录 1 设计生产能力及操作条件 1 2 操作气速的选择 1 3 流化床床径的确定 1 3.1 密相段直径的确定 1 3.2 稀相段直径的确定 2 3.3 扩大段直径的确定 2 4 流化床床高 2 4.1 流化床的基本结构 2 4.2 催化剂用量及床高 3 5 床层的压降 4 6 选材及筒体的设计 4 7 封头的设计 5 8 裙座的选取 5 9 水压试验及其强度校核 5 10 旋风分离器的计算 5 11 主反应器设计结果 6 丙烯腈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 1 设计生产能力及操作条件 反应温度为:440℃ 反应压力为:1atm 丙烯腈氨氧化法催化剂选用:sac-2000 催化剂粒径范围为:44~88μm 催化剂平均粒径为:50μm 催化剂平均密度为:1200kg/m3 催化剂装填密度为:640kg/m3 催化性能:丙烯腈单收78.0%;乙腈单收4.0%;氢氰酸单收7.0% 耐磨强度4.0wt% 接触时间:10s 流化床反应器设计处理能力:420.5kmol/h 2 操作气速的选择 流化床的操作气速U0=0.6m/s,为防止副反应的进行,本流化床反应器设计密相和稀相两段,现在分别对其直径进行核算。 3 流化床床径的确定 3.1 密相段直径的确定 本流化床反应器设计处理能力为420.5kmol/h原料气体,根据公式: V-气体体积流量,m3/s U0-流化床操作气速,m/s 即流化床反应器浓相段的公称直径为DN=3.9m 3.2 稀相段直径的确定 稀相段直径和密相段直径一样,即DT1=3.81m 即流化床反应器稀相段的公称直径为DN=3.9m 3.3 扩大段直径的确定 在该段反应器中,扩大反应器的体积,可以减缓催化剂结焦,以及抑制副反 应的生产,可采用经验把此段操作气速取为稀相段操作气速的一半。即: 将流速带入公式中: 即流化床反应器扩大段的公称直径为DN=5.4m 4 流化床床高 4.1 流化床的基本结构 床高分为三个部分,即反应段,扩大段以及锥形段高度。 4.2 催化剂用量及床高 催化剂的总体积VR(m3)是决定反应器主要尺寸的基本依据。原料气体处理 量为V=6.83m3/s。其中静床高度计算式为: 催化剂堆体积为: 催化剂质量为: 故静床高度为: 密相段的高度: 稀相段的高度: 即反应段的高度为: 扩大段高度取扩大段直径的三分之一,即 反应段与扩大段之间的过渡部分过度角为120°。 由三角函数,过渡段高度为: 锥形段取锥底角为40o,取锥高为H5=1.2m,其锥底直径为1.5m。由此可得,流化床床高: 其高径比为: 5 床层的压降 流化床在正常操作时具有恒定的压降,其压降计算公式为: 6 选材及筒体的设计 流化床反应器的操作温度为440摄氏度,操作压力为0.1Mpa,设计温度为500摄氏度,设计压力为0.11Mpa。由于温度较高,因此选择0Cr18Ni9材料,该种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为100Mpa,流化床体采用双面对接焊,局部无损探伤,取流化床体焊接接头系数为φ=0.85,壁厚的附加量取C=2mm。流化床的计算厚度: 考虑到流化床较高,风载荷有一定影响,取反应器的名义厚度为,流化床筒体的有效厚度为: 筒体的应力按下式进行计算: 许用应力,应力校核合格。 对于扩大段: 考虑到扩大段,过渡段压力略有减小,并且扩大段温度较低,因此均选取扩大段、过渡段壁厚为5mm。 锥形段为反应气体的预分布阶段,未发生反应,温度较低直径较小,因此壁厚更小,但为考虑选材与安装的方便性,其壁厚也选取为5mm。 7 封头的设计 由于反应器压力较低,封头承压不大,故选用应用最为广泛的椭圆形封头, 设计压力为0.11Mpa,设计温度为440摄氏度,腐蚀裕量为2mm,封头焊缝系数为0.85。封头高度取1m。选择材料为0Cr18Ni9材料,在设计温度下,其许用应力为100Mpa。形状系数为K=1.0。封头厚度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