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结 一、聚落的形成 1、“聚落”含义——人类的聚居地(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有关的其他生活、生产设施) 2、“聚落”类型 (1)乡村聚落——是以农业活动、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 (2)城市聚落——是以非农业活动、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 二、乡村聚落 1、形成的历史条件: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先后起源:农业——定居) 2、村落形态与环境关系: (1)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 (2)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带状 小结 三、城市聚落 1、出现的两个基本条件: ①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 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是城市出现的物质基础 ②第二次劳动分工促进城市出现: 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 商品生产交换 —— 集市 2、世界最早城市的分布:中低纬度,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原因:中低纬度光热条件好,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耕业发展) 读P46图,掌握古文明和城市的地域分布: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尼罗河谷地 印度河谷地 黄河中下游地区 * *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一般可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什么是聚落呢? 关系 规模 人口 城市 乡村 农业人口为主 非农人口为主 小 大 一般,城市是从乡村发展而成 城市 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乡村 聚居 穴居和逐水草而居 分散的乡村(半固定) 固定的乡村 原始牧业和农业的起源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聚落 (定居地) 圆形、多边形 带状村落 地理环境 图6.2 图6.3 乡村 集市 城市 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 (剩余产品) (第二次)劳动分工 (商品交换) 河流中下游平原 交换地域的扩大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中国 中美洲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冲积平原上 (原因:中低纬度光热条件好,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耕业发展) 玛雅文明 古埃及 殷墟 看图思考:古老文明的衰落的原因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西亚以及其他各地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因此成了不毛之地。 ———恩格斯 思考:古老文明的衰落的原因 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环境因素: 土壤肥沃,适于 耕作 水源充足(井、 泉、湖滨、 河畔等地) 交通便利(交通 沿线和交汇处、 沿海港口等地) 地形平坦 自然资源丰富 (林、渔、矿 等地) ? 历史文化、 宗教信仰、 生活习俗等 聚落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观察图片,描述建筑特点;并分析该建筑的形成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炎热多雨的热带 热带沙漠地区 -----现实生活中几种民居 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竹楼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竹楼 我国黄土高原上窑洞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民居建筑特点 自然环境特点 特色民居 终年寒冷 冰雪覆盖 就地取材 建冰屋 气候干旱 黄土深厚 就地取材 冬暖夏凉 气候湿热 通风散热 防潮 江南水乡民居 江南一带是我国的“鱼米之乡”,钟灵毓秀之地。古代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美的评价可归纳为六个字:“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民居多临水而建,这里的交通,水陆并用,有好多住宅都设“水后门”,即前门是陆路,后门是水路。 西塘 西塘 福建土楼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的构造 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联接,起居十分方便。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广大。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丰富,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居住观念。 吊脚楼 在重庆及巴山川东、湘西一带,这种建筑比较多。这种房子一般建造在地面坡度比较陡的地方。所谓吊脚楼,原来是房子的两边地基高低相差很多,一边着地,另一边须用木头支撑起来,上面才能与一边保持水平,可以放梁、阁楼板。 蒙古包 蒙古族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历史上为游牧民族,放牧牛羊要有草场,什么地方有草就在什么地方安家,所以住宅经常迁徙。这种住宅多用毡包,以木杆作为支撑,用毡围护起来,开一个门,多为圆形,搭建和搬动起来很方便。 藏式帐篷 澳门历史城区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师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pptx VIP
- 茶艺师岗位试题及答案.docx
- (正式版)B-T 176-20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docx VIP
- 鱼菜共生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剑桥少儿英语二级上unit1.ppt VIP
- Module 3 Unit 1 They're all my favourite festivals!(课件)-五年级英语同步备课(外研版一起).pptx VIP
- 教师资格考试基本能力第一节阅读理解能力演示教学.ppt VIP
- 2025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海南省选拔赛-餐厅服务(国赛精选)项目技术文件.pdf VIP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导视标识标牌系统制作安装方案(全面标准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