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字乙烯卸车规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氯乙烯单体卸车操作规程 (第一版) 山东阳煤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Q/HT·603·021 山东阳煤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化 工 厂 编制部门 技术科 版本号 1 发布部门 企管办 修订状态 0 氯乙烯单体卸车操作规程 审批人 张宏民 发布日期 2011.06.18 实施日期 2011.07.01 氯乙烯单体卸车操作规程 一、单体预热器使用前应具备的条件: 1、压力表、液位计等测量仪器安装完毕,且完好、备用。 2、单体预热器及连接的相关阀门、仪表、管线等,吹除、试压、试漏工 作完毕,且完好、无漏点。 3、预热用热水已引至卸车界区。 二、卸车操作: 1、卸车前的准备 2、卸车 3、卸车注意事项 1、氯乙烯是化学危险品,运输必须遵守化学危险品运输的有关规定。 2、运输车辆必须具备化学危险品运输资质,车辆的“危险品”标识必须明确。 3、驾驶员和押运员都要具备化学危险品运输资质。 4、氯乙烯卸车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专人负责操作。 5、引导氯乙烯槽车停车后,相关区域、道路封闭,严禁无关车辆、人员进入卸车区。 6、在使用单体预热器过程中,严禁将热水阀门开度控制过大,从而导致超压而出现事故。 7、在卸车过程中,驾驶员必须在场配合操作人员共同做好操作工作,同时应注意车的稳固情况和管路有无泄漏等异常现象。作业时和软管泄压时,发动汽车和鸣电喇叭。 装卸软管时必须关好阀门,且管口不许对人,以防被气冻伤。遇到雷雨天气,附近有明火,卸车压力异常,压力差大而无液流或液面不降低,设备、软管发生故障及安全附件失灵时,应立即停止卸车作业。车卸车后的余压不应低于0.1MPa。 14、必须检查确认单体预热器的热水进口和单体进口阀门全部关闭,必须检查车装卸操作箱内阀门已关,且所有与车连接件彻底分离后方可驶离 四、异常情况紧急停车处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本规程由技术科负责起草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寇斌 本规程审核人:陈乃环、王超、颜廷明 本规程批准人:张宏民 附录: 附录一:氯乙烯氯乙烯物理性质:分子式C2H3Cl,沸点-13.9℃,分子量62.5,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比空气重、带有乙醚香味的无色气体,临界温度为142℃,临界压力5.22MPa,温度越高,液态氯乙烯的密度越小。在0℃时液态氯乙烯的相对密度为947.1kg/m3,0℃时,氯乙烯的蒸汽压为0.17MPa,氯乙烯与空气的爆炸极限为4-22%,与氧气的爆炸极限为3.6-72%。液态氯乙烯泄漏极其危险,遇到外界火源会爆炸起火。 化学性质:氯乙烯有两个起反应部分,氯原子和双键 与氯原子有关的反应: a、与丁二酸氢钾反应,生成丁二酸乙烯脂CH2-COOK CH2-COO-CH=CH2 CH2=CHCl+| → | +KCl CH2-COOH CH2-COOH b、与苛性钠,脱氯化氢生成乙炔 CH2=CHCl+NaOH→CH≡CH+NaCl+H2O 有关双键的反应 a、与氯化氢加成生成二氯乙烷 CH2=CHCl+HCl→CH2Cl-Cl b、在紫外线照射下能与硫化氢加成,生成2-氯乙硫醇 CH2=CHCl+H2S→HSCH2-CH2Cl c、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 nCH2=CHCl→-[ CH2-CH ]n- | Cl 2.氯乙烯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造成死亡。皮肤接触氯乙烯液体可致红斑、水肿或坏死。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消化功能障碍、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皮肤可出现干燥、皲裂、脱屑、湿疹等。氯乙烯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器安全技术

文档评论(0)

zzabc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