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乐”是什么?他所讲的“乐”并不是肉体的快乐,而是一种精神的平静和满足。所以虽然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中,他还是“乐”。 孔丘认为,在他所想的完全的人格之中,个人和自然、社会的关系,都有适当的安排。这就为一个人布置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在其中他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这就是孔丘的“道”。 2、怎样才能获得“乐”?孔丘认为在他的学生中,颜回是最好的。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仁”是完全的人格,也是一种精神境界。达到完全人格的人,就有这种精神境界。经常在这种精神境界之中的人称为“仁”,孔丘把“乐以忘忧”作为他自己的一项成就。他一生到处碰钉子,应该说是处于忧患之中,但他还是“乐以忘忧”。他是“忘忧”,并不是强制他自己勉强地不变。“不知老之将至”,也是忘忧的一种表现。其所以能如此,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地”。那就是他的“道”。他说:“朝闻道 ,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里说:“安身立命之地”,对于人生的重要。 《专项知能检测(二十)》第三大题(宁波测评)第四大题(台州测试) 这两道大题全部做在试卷上并加以订正,本周日晚上上交。 作业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判断下面的句子出自哪个课文,并翻译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P9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P30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P39 判断下面的句子出自哪个课文,并翻译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君子之风》 子夏来问孝,孔子说色难。什么叫色难呢?就是态度很难。 他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事的时候,像我们做后辈儿女的,看见父母扫地,接过扫把来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馔。” 有好吃的,就拿给父母长辈吃。“曾是以为孝乎?” 你以为这样就是孝吗?替长辈做了事,请长辈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了。 为什么呢?“色难”。态度很重要,好像我们下班回家,感到累得要命,而爸爸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给他暍。做儿女的茶是倒了,但端过去时,沉着脸,把茶杯在床前几上重重的一搁,用冷硬的语调说:“喝嘛!”在儿女这样态度下,为父母的心理,比死都难过,这是绝不可以的。 所以孝道第一个要敬,这是属于内心的;第二个则是外形的色难,态度的。 2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君子之风》 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肃,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3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周而不比》 孔子说:朋友关系是人世间的五伦之一,每个人都有朋友,虽然大家都能交朋友,但是真正善于交朋友的人却很少,晏平仲就很善于交朋友,掌握了交朋友的真谛。通常人们开始交往的时候,都知道互相尊重,但是时间长了,就疏忽了,来往之间也有很多不注意的地方,久了就会生出嫌隙来,影响了朋友之间的关系。晏平仲很人交往,开始时固然能够互相尊重,时间长了,也不会有疏忽懈怠,始终保持一颗恭敬的心,所以朋友之间的情义始终不曾有丝毫减弱,因此时间越长,越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 [课文理解]本章选择孔子关于“仁”的语录选段,阐述孔子“仁”的思想体系及其内涵。“仁”作为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与孔子政治思想核心的“礼”,是孔子《论语》的基本思想,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是对每一个人最基本要求,也是搞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保证,孟子进一步发展为“性本善”,从人性出发肯定“仁”。孔子对“仁”的论述贯穿在《论语》中,概括一下“仁”的内涵,其基本要点是“爱人”,而其具体体现则包含方方面面,诸如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忠恕、博施济众、体谅人而不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视人、关心弱者、珍爱生命等等。但是孔子对“仁”理解也不片面,他也肯定管仲统一、匡正天下的“大仁”。学习和全面、正确理解和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在今天,尤有重要和必要的现实意义。如果每个人都能“我爱人人”、“我为人人”,那么也必将“人人爱我”、“人人为我”。 《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思考: 1怎样做一个仁者? 2仁者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能广泛施恩于百姓,周济百姓是否达到仁?为什么? 4实践仁的方法是什么? 5管仲不能为旧主死,反而辅佐新主,为什么还能被称为仁者? 问 题 探 究 1、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