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导学提纲.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沁园春.长沙》导学提纲.doc《沁园春.长沙》导学提纲.doc

第1册 第1课《沁园春 长沙》第1学时 一、学习目标 1. 初步接触意象的概念。(重点) 2. 认识景与情之间的联系。(难点) 3. 感悟毛泽东同志在本文中展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宏伟、远大的抱负。 二、学法指导 1. 饱含深情诵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情感,课后组内互相检测背诵。 2. 用笔圈画出上片中的意象,体会意象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知识链接 1. 走近作者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人政治家、革命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哲人、诗人,他在生活的各个时期都有诗作,或抒情或怀古或咏物,展现那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世界。著名诗人臧克家曾说过: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2. 背景资料   片段一: 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表达了17岁的少年的宏大抱负。 片段二:这首诗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当年10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前往广州,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3. 相关常识 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徐徐跟音乐离散,为诗的一种,以是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由于词的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 “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四、自测试题 1. 朗读全诗,填写表格。 (一)词的上片中诗人直接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征是什么?(至少写三种,最好用词中的语言) (二)古人云“诗言志,诗言情”。读完词的下片,我们能够非常直接感受到词人强烈的情感,试着用两三个形容词来概括作者此时的情感。 景物 景物特征 情感 秋 寒 (三)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词上片带有诗人指定特征的景物能否准确的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为什么?,试举一例用简洁的语言来说明。 答题示例:能/否, 比如:寒秋 ,…… 答: 2.上片中诗人借用景物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手法叫做___________;诗人借用的蕴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典型景物,也就是诗人表现情感的载体,我们通常称之为_____________;下片中通过文字直接看出诗人情感的手法叫___________。 3、问题记录 五、当堂训练 1. “看”字所涉及的内容表明作者的视线是从_______到______,自______而___ _ ,再先_______后_______。 2.词《沁园春·长沙》的下阕写同学少年,表现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活动内容的句子分别是: 精神面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沁园春·雪》中的意象,写在横线上。(可以用原句,原词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