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T增强与MRI扫描鉴别诊断周围型肺肿块对比分析.doc
CT增强与MRI扫描鉴别诊断周围型肺肿块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CT增强扫描和MRI扫描鉴别诊断周围型肺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周围型肺肿块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T增强扫描、MRI诊断、CT增强扫描联合MRI诊断,对比三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CT增强扫描诊断灵敏度为81.82%,特异度为58.54%;MRI诊断灵敏度为73.68%,特异度为56.41%;CT增强扫描联合MRI诊断灵敏度为90.32%,特异度为79.41%;CT增强扫描的灵敏度、特异度与MRI诊断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CT增强扫描联合MRI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CT增强扫描、MRI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和MRI诊断对于周围型肺肿块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二者联合诊断能够显著增强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CT增强扫描;MRI诊断;周围型肺肿块;临床价值
肺肿块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病变表现,其主要与肺部炎症、恶性肿瘤以及肺结核相关[1]。对于肺部肿块患者需要进行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从而能够尽可能的控制病情,提高临床疗效。过去对于肺肿块的诊断通常需要采取痰液和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诊断,但是这种方法无法有效诊断干咳无痰以及纤维支气管镜不能够到达的周围性肺肿块,因此这种诊断方法较为局限[2]。而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96例周围型肺肿块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和MRI诊断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周围型肺肿块患者96例,其中男53例,女43例;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为(59.4±4.3)岁;肿块直径为1.3~6.6cm,平均肿块直径为(3.4±0.7)cm;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周围型肺肿块,其中腺癌27例、鳞癌29例、炎症肿块31例、小细胞癌9例。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配合CT增强扫描和MRI诊断;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积极配合治疗;排除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幽闭恐怖症和体内金属异物者。
1.2方法 CT扫描采用多层螺旋扫描仪,参数如下:电流为300mm,电压为120kV,视野为300mm,层厚和层间距均为5mm。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从肺尖至肺底部,患需深呼吸且屏气后进行全胸扫描,然后进行增强扫描,给予对比剂碘普罗胺300mg/mL,注射,流苏为4.0mL/s。在注射25s,45s和60s分别进行增强扫描。MRI扫描采用MRI扫描仪,线圈加速因子为2.0-3.5、患者取仰卧位。所有患者均常规接受胸横断面T1WI、T2WI和T2WI-SPAIR扫描,冠状面和矢状面T2WI-SPAIR扫描。
1.3病灶评分标准 对所有患者采用5分制法对病灶进行评分。1分:病灶为良性;2分:病灶为可疑良性;3分为不确定;4分为可疑恶性,5分为确定恶性。对于肺肿块评分≥3分者为恶性[3]。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肿块良恶性评分情况计算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单纯CT增强扫描的灵敏度、特异度与MRI诊断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CT增强扫描联合MRI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单纯CT增强扫描、MRI诊断,差异显著(P0.05)。见表1、2。
3 讨论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死率较高,特别是在5年以后的存活率很低,通常只有7%左右。而肺肿块与肺癌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对于此类患者如果进行传统诊断方法如纤维支气管镜等检出率不高,而谈细胞学检查对于直径小于3cm的肺癌检出率很低。在影像学不断发展和诊断经验不断累积后,对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可采用CT增强扫描和MRI扫描来提高临床诊断率[4]。
CT检查具有高分辨率的优点,其能够对肺癌特征性变化进行清楚的显示,并且其能够有效显示出不均匀强化和血管集束征等特异性表现。而在常规扫描后进行CT增强扫描能够有效鉴别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而MRI在软组织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对多方位、参数以及成像序列进行扫描,并且成像的速度非常快,对于肺部肿块的诊断具有显著诊断价值。近年来在快速自选回波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下,MRI对于肺部肿块的确诊率得到显著提升。采用T1、T2序列诊断鉴别肿块内部成分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对于凝固性坏死周围型肺肿块和炎性肿块野花坏死具有显著的鉴别诊断作用[5]。在本次研究中,MRI扫描和CT增强扫描的良恶性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对周围型肺肿块MRI扫描的特异度和敏感性显著高于CT增强扫描的差异不显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0例透明质酸填充注射医学美容的疗效观察.doc
- 3108底抽巷穿层钻孔钻场预注浆设想.doc
- 350MW超临界中压缸启动机组切缸关键控制要点分析.doc
- 35KV电缆常见故障及防范措施.doc
- 35KV线路最大输送功率的确定.doc
- 35kv综合自动化变电所运行问题探讨.doc
- 35kV风电美式箱变特点及设计注意事项.doc
- 3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doc
- 3D打印技术在灯具设计教学中的应用.doc
- 3D打印材料与人体服装结构研究探索.doc
- Cultural Consumption Boom.doc
- Cultural Loss in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doc
- CVT暂态特性对保护的影响及其消除方法.doc
- C空间中肢体参数的测量方法.doc
- 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数字频率计问题分析.doc
- DASH and MMT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ATSC 3.0.doc
- DC―CIK细胞治疗613例恶性肿瘤的护理研究.doc
- 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oc
- DHS和倒置LISS治疗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doc
- DJ―180架桥机在无砟隧道零距离运架梁施工技术.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