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梨果贮藏保鲜研究进展.pdf
梨果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刘铁铮1 王景涛1 杜纪壮1 尼群周1徐国良1秦立者1 石海强1付雅丽2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石家庄050061;
2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珍奇瓜果园,石家庄050041)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对梨果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先介绍了梨果粒藏期间的主要病害,然
后从栽培技术措施、钙处理、保鲜剂、低温冷藏、气调贮藏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梨果贮藏的
因素。结果认为,果实套袋和适时采收能提高梨果的贮藏能力;采后钙处理能提高梨果实的
贮藏能力;保鲜剂和O~5℃的低温结合022%~4%、CO。2%~4%的气体成分贮藏有利于
延长梨果实的贮藏。
关键词:梨果;贮藏保鲜;保鲜剂
梨果采后在自然状况条件下生理衰变快,且组织易受损伤,易受病原微生物侵染,因此
品质下降快、腐烂率极高。然而据调查在梨产销过程中,因贮藏、保鲜设备条件有限,技术
水平低,梨果从包装、贮运到上市销售之间贮藏生理病害造成的损失达30%左右。因此,
应大力推广梨的贮藏保鲜技术。现将其进展综述如下。
1梨果储藏期间的主要病害
梨果实贮藏期病害主要是果实失水、低温冷害引起的梨果黑心病、果肉褐变等生理性病
害和真菌引起的炭疽病、青霉病、褐腐病、灰腐病、轮纹病、黑斑病等侵染性病害。
1.1梨果黑心病
梨果黑心病是贮藏过程中常出现的一种生理性病害。病变初期首先在果心处形成浅褐色
斑块,然后向里扩展,使整个果心变为黑褐色,并往外扩展,使果肉部分发生界限不清的褐
变。病果风味变劣,在外观上通常看不到症状。严重时,果皮色泽发暗,果肉大片变褐,果
心软烂。
1.2梨果肉褐变病
梨果肉褐变是贮藏后期常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病变初期,梨果果心变褐、变黑,形
成水烂病斑,使果心壁溃烂,继而引起果肉溃烂,严重的果肉组织呈蜂窝状褐色病变。
)
*河北省科委专项(项目编号z
作者简介:刘铁铮(1977一)男,河北省唐山市人,农学硕士,主要从事果品贮藏加工的研究。联系电话:
0311
梨果贮藏保鲜研究进展447
1.3梨轮纹病
梨轮纹病是杭青梨和黄花梨贮藏最常见的侵染性病害,常引起贮藏期果实大量腐烂。其
症状为:病果初期以皮孔为中心发生水渍状。褐色。近圆形的斑点,逐渐扩大而呈暗红色,
往往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后期自病斑中心起逐渐产生许多黑色小粒7病斑直径一般为5~
15ram容易腐烂,并流出茶褐色的黏液。
。
1.4梨褐腐病
梨褐腐病是梨果贮藏,运输期间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生严重的,往往造成很大的损失。
其症状为:发病初期,果面上产生浅褐色软腐斑点,以后病斑迅速扩大,几天可使全果腐
烂;发病后期围绕病斑中心逐渐形成同心轮状排列的灰白色到灰褐色,2~3mm大小的绒状
。
菌丝团。
1.5梨软腐病
梨软腐病一般零星发生,贮藏温度高时发生较重。其症状为:发病初期在果实表面出现
浅褐色至红褐色圆斑,之后扩展成黑褐色不规则形软腐病斑;高温时,5~6d内可使病果全
部软腐;在病部长出大量灰白色气生菌丝和黑色小点。
2影响梨果贮藏的因子
2.1栽培技术对梨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颜志梅[1]报道,果实适当早采可以较好地保持果实在贮藏期间的硬度和风味、减轻和推
迟黑皮病的发生,从而延长果实的货架寿命,提高贮藏质量。若采收过早,可滴定酸含量太
高,淀粉也未转化完全,会影响果实的适口性,贮藏后风味不好,贮藏期间也易失水。贮藏
梨果应适时早采,鲜食梨果应等到正常成熟时采收。吴显峰[2]研究指出,吴显峰酥梨早采果
个小,皮色暗,含糖低,不耐贮藏;晚采果实过熟,硬度小,果实贮存期易感霉菌腐烂,也
不易长时间贮存,因此适期采收很重要。谢培荣[3]报道,在生长期进行果实套袋的金秋梨,
虽然采下即刻鲜食的风味稍比未套袋果实淡,但果实贮藏性能大为提高,品质与风味保持良
好;并且早采或晚采均影响贮藏品质和耐贮藏力。 ’
2.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