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牧的诗歌 1)咏史绝句 针对晚唐政治现实的黑暗腐朽,杜牧常用诗歌品评历史,借古讽今。 《过华清宫三绝句》、《赤壁》、 《泊秦怀》 2)纪行咏物、写景抒怀之作 利用七绝这样短小的体制,创造鲜明生动的意象,寄寓悠远真挚的情思。 《清明》、《山行》 杜牧才气纵横,抱负远大,但生活在盛世不再、大厦将倾的时代;虽满怀抑郁怀旧情绪,但生性豪俊,因此他的诗歌并没有走向消沉凄恻,不论是感慨时事,抒发襟怀,还是咏史怀古,写景题咏酬赠,大都溢露出豪宕俊爽的意气和悠远飘逸的情韵。尤其是论史绝句,议论警拔,别具一格。 怀古咏史诗 对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古诗的鉴赏,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诗人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内容特点是抨击现实,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首先,要弄清史实。 其次,要体会意图。 还有,要领悟感情。 最后,要分析手法。(有以景抒情,有议论引发的。还要注意典故的运用。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 1、请分析作者的意图。 借吟杨贵妃吃荔枝之事,表达对唐、杨误国造成安史之乱的不满和批判,暗含对帝王贵妃骄奢淫逸生活的嘲讽。 2、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选材典型,以小见大,咏史却如写实,暗讽不露,朴素平易而又含蓄精深。 1、朗读全诗,思考:这首诗吟咏了哪段历史?你从诗歌哪些地方知道的? 2: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肯:怎肯) 杜枚乃世家子弟,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仕途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卷土重来”。(一家之言,也可有其他解释) 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李清照则希望以王者的不屈,桀骜的霸气,来唤醒南宋帝王的尊严,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写作背景简介 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修建为行宫,“治汤井为池,环山列为宫室,又筑罗城,置百司及十宅”。原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官,长生殿就在此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 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这三首七绝。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项羽乌江自刎。题目,江东子弟。 ——不是英雄所为。“包羞忍耻是男儿”?因为只有能“包羞忍耻”以图东山再起才是英雄所为。可惜的是项羽一直到死也不知总结教训,只是归于“时不利”,确实有愧于其“英雄”之名。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自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回答了杜枚的提问,说明楚霸王因为当时政治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才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当时的处境已无回天之力。就算项羽回到江东,只怕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 B、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 A、李清照 王安石的观点是什么? * * * * * * * 杜牧诗三首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二年进士。在江西、淮南诸使幕做过十年幕僚,后任黄州、池州等地刺史。曾内调为司勋员外郎,终迁中书舍人。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施展抱负。 他的诗、赋和古文都极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高。杜牧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樊川”。 和李商隐齐名,后人并称“小李杜”。杜牧以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风流华美,并能寓讽喻、感慨于景物描写之中。咏史诗成就颇高,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特色:构思新颖,意味深长。 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