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体存贮容器 第八章流体存贮容器 第一节 概述 存贮容器:存贮流体的贮罐 容器 物化反应容器:反应塔、冷却塔 加注专业多用存贮容器,例如槽罐、调量 箱、溢出箱、气瓶等。 少数用反应容器,例如燃料废液处理车的 反应塔、氧化剂废液处理车的反应滚筒。 1.容器的结构 2. 分类 按形状分: 方形:制造简单,承压能力差,只作常压贮槽 圆筒形:制造简单,承压能力好,应用最广,封头有半圆球形、椭球形、碟形、锥形 椭球柱形:封头为平板形、承受能力圆柱形,多用于运输容器,重心低,稳定性好 球形:承压能力最强,受力均匀,但加工困难,多用于大型中、高压气、液储罐 按承压性质 内压容器:内部压力高于外界压力,制造应考虑强度 外压容器:内部压力低于外界压力,制造应考虑稳定性 按使用压力 常压:0~0.05Mpa 低压:0.05~1.6Mpa 中压:1.6~10Mpa 高压:10~80Mpa 超高压:80Mpa 按材料 金属 非金属 加注设备:氧化剂——不锈钢、纯铝、防锈铝 燃料——不锈钢、镀锌、碳钢 按使用温度 低温 常温 高温 加注设备:不锈钢或铝圆筒形+椭球底或椭圆柱 +平底常温低压内压容器。 3.容器标准 公称直径DN 缸体及封头——DN=内径 管子——DN=与外径相近又小于外径的整数值 法兰——DN=与其相配的管子公称直径 公称压力PN 工作温度下的最高工作压力调整到所规定的某一 标准压力等级。 第二节 内压圆筒 受力分析 薄壁容器的壁厚S??直径D,一般S?0.1D 承压时,在筒壁上只产生二向应力,即轴 向应力 和环向应力 。 圆筒的薄膜应力分析 2. 设计制造要求 壁厚应按环向应力选取 纵向焊缝要分段且错开,横向焊缝可环绕一周 在筒壁上开椭圆孔时,短轴应在轴向上 大型卧式罐体既受气压作用又受液体静压,下部壳壁应厚,上部可以采用薄壁,以节省材料。 内压圆筒的设计制造要求 第三节封头 球形 = ,壁薄,空间利用不好,制造工艺复杂。 椭球形 广泛应用。 蝶形 是椭球封头的简化形式,受力比椭球形差,逐渐被淘汰。 锥形 用于立式容器,便于液体或散装物料卸出。 平盖 用于常压容器,承压能力差,厚度较容器壁要厚。 容器封头的类型 容器封头的类型 容器封头的类型 半椭球壳的应力分析 例题 某圆筒形贮气罐D=1cm,H=2m,受内压 P=28atm,S=16mm, 选用封头型式 壁厚mm 重量kg 加工难度 球形 10 133 难 椭球形 16 157 较难 蝶形 20 194 容易 平板 102 629 最容易 第四节 附件 人孔 沉淀槽 进排液管 支座 加强圈 测量仪表 阀门 支座 用于固定、托承槽罐及其介质重量。 支座类型的选择与容器型式相关。 立式容器 悬挂式支座:简单,轻便,但容器侧壁承受局部应力,支座处要加大面积垫板。 支撑式支座:能承受力大。 裙式支座:承压能力最大。 立式支座类型 2. 卧式容器 鞍座:稳定,承受力大。 圈座:可防止罐体挠曲,提高刚度,移动方便 支撑式:简单,受力不均。 3. 球形容器 柱式支座 裙式支座 卧式支座类型 开孔 开孔原则:开孔数尽量少;孔径尽量小,为圆形; 开孔位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焊缝等)。 人孔 供人员进出,焊接,安装,检修,孔径为 400~500mm 手孔 供手伸进内部操作,孔径为15~20mm 视镜 进、排液管、安全阀管等管路通孔 手孔和人孔 接口管和凸缘 容器的补强 作用 防止开孔处受内压时被破坏,使应力集中降到允许范围 型式 整体补强:用于罐壁或封头开孔较多时 局部补强 补强圈补强:用于静载、常温下的低压容器 加强管补强:有效降低应力集中,结构简单,焊缝少,应用广。 局部补强 第五节 压力试验 目的 验证容器的强度和密封性 试验介质 空气、水、煤油等(必须对容器无腐蚀作用,对人员无毒,介质闪点高于工作温度) 试验类型 液压试验 气压试验 需要试验的时间 容器出厂前 长期使用后 课后思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破坏式创新》讲述.ppt
- 三一重工介绍讲述.ppt
- 【会计从业】税收法律制度讲述.ppt
- 《葡萄月令》讲述.ppt
- 【绩效考核】HR必学: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与选择讲述.ppt
- 【佳作欣赏】创意型设计事务所办公室装修讲述.docx
- 《杞人忧天》新教材讲述.ppt
- 《汽车钣金喷漆技术》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讲述.doc
- 【驾驶姿势】教您正确的驾驶坐姿(图解)讲述.docx
-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复习资料讲述.docx
- 2025年线上法律援助平台在司法鉴定领域的合作模式研究.docx
- 2025年血液净化医疗服务行业行业市场前景与风险分析报告.docx
-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环保风险评估与绿色产业政策实施策略评价报告.docx
- 通用设备制造行业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专利分析报告.docx
- 脑机接口技术临床转化过程中的供应链管理与质量控制报告.docx
- 2025年船舶制造行业订单预测报告:船舶制造行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研究.docx
- 农业产业集群数字农业技术应用与发展报告.docx
- 探究2025年环保产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报告.docx
- 农业保险产品创新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发展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数字货币监管政策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影响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