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状况调分析
关于开立银行的调研报告
调查因素:居民存款金额及储蓄率的调查
储蓄,存款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生存的主动力,在看着存款中数字不断的上升,金钱社会中没有钱(可以说是储蓄)是万万不能的。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的中国储蓄率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经济学家的关注
。高储蓄率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充裕资金来源,是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更为重要的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过高的储蓄,必然伴随着投资或消费的不足。所以对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在制定宏观政策上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储蓄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促进经济曾长。本文利用我国1979年以来的统计数字建立了关于储蓄与人均收入的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经济含义分析可以得出可支配收入率对储蓄率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利率变动对实际的储蓄率变动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明显。
自1949年以来,中国储蓄率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呈不断上升趋势,因而高储蓄率也被认为是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虽然高储蓄率总是会导致更高的收入及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并非储蓄率越高越好,必然会存在一个最优的储蓄率。 据统计,我国近年来的实际GDP平均每年增长9%左右,而资本的净边际产量约为0.9%。我国的资本收益每年0.9%,大大低于经济的平均增长率(%)。可见,我国的资本存量已经远远超过了黄金律水平。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水平已经偏高,而消费率则偏低。从储蓄角度来分析,我们应该降低储蓄率,把收入的更大份额用于消费,这样就会立即提高消费水平,并最终达到更高消费水平的稳定状态。 那应该如何降低我国的储蓄率呢?下面我们将以居民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年份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亿元) 2000 64332.4 2001 73762.4 2002 86910.7 2003 103617.7 2004 119555.4 2005 141051.0 2006 161587.3 2007 172534.2 2008 217885.4 2009 260771.7
用Eviews分析得到
图1
图1中横坐标为年份,即从2000到2009;纵坐标单位为亿元;x代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亿元)。从图表中可得到2000到2009年我国居民储蓄快速上升。
1.2.现实角度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发展,近年来人们生活的越来越好,收入不断的增加,但也同时面临许多问题,例如社会普遍关注的买房问题,老百姓就是用历年存下的钱即储蓄来买房的,从而储蓄不断增加。总之造成这种状况可以从收入因素、利息率、物价水平、收入分配等方面来分析。
我国高储蓄的影响因素
2.1.收入因素
收入是决定储蓄的重要因数,收入的变化会直接决定着储蓄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正方向的变化关系,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储蓄量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储蓄量减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年 份 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0 6280.0 2001 6859.6 2002 7702.8 2003 8472.2 2004 9421.6 2005 10493.0 2006 11759.5 2007 13785.8 2008 15780.8 2009 17174.7
用Eviews分析得到
图2
图2中横坐标为年份,即从2000到2009;纵坐标单位为元;x代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正方向的变化关系,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2000年到200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不断的上升,则可得到我国居民储蓄也在不断上升。
2.2.利息率
在西方经济理论里,利率通常和储蓄成正比。因为利率的升降直接影响到存款的收益,所以西方国家能够轻松利用货币政策来调节居民储蓄。然而,从我国的利率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居民储蓄与利率存在弱化现象,即利率的下降并不一定能降低居民的储蓄存款。
首先,西方国家都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居民的消费都具有经济学家所说的理性。当人们预期到利率的下降会降低他们的收入时,他们会迅速地转移资金,投向更为有利的投资对象。 其次,西方国家存在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就使得人们可以放心消费,放心投资,因为他们都有最后一道防线——比较完善和健全的社会保障。 ,西方国家的消费理念和我们不一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教学中真善美的追求.PDF
- 专题3提升训练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与繁荣.doc
- 压力管道危险因素分析.PDF
- 专题一静力学1.doc
- 专题3热学.doc
- 专题专项增分练(十九)新闻阅读.doc
- 专题九小测试卷.doc
- 压焓图与焓熵图及其应用.PDF
- 专题十七新闻阅读.doc
- 专题四当代国际社会学案.doc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内蒙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