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发安徽黄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文化景观探讨.doc

宋才发安徽黄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文化景观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才发安徽黄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文化景观探讨

宋才发:安徽黄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文化景观探讨 安徽黄山风景名胜区的 自然、文化景观探讨 宋才发(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博物馆,北京 100081) 一 黄山黄山黟山东邻浙江,南连江西,北与宣城、池州两市接壤。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市前身是徽州地区,现辖屯溪区、区、徽州区三区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和,屯溪区为市府所在地景区距市府所在地屯溪69公里南北约40公里,东西约30公里,景区面积约1200平方,方圆154平方公里。风景区的范围为东经118°01’118°17’,北纬30°01’30°18’。传说轩辕黄帝曾在这里修真炼丹得道升,于是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由唐玄宗亲自下黟山改名为黄山。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我国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人类就已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山区劳动生息。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时期,这里居住着一支叫山越的先民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在春秋战国时期,黟山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这里为会稽郡属地。南朝时设置新安郡徽州古称新安,郡府搬迁始终未离开新安江上游,其源盖出于此。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五月四日,歙州被诏改为徽州。关于徽州名称的起源一说因其境内有徽岭、徽水、大徽村等,州则因地得名徽州另一说赵宋王朝取徽者、美善也之意,炫耀他对这一地区的失而复得。此二说并存了多年,州名徽州亦被历代沿用至今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的时候就是摘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作为省名的。黄山与百慕大三角区、埃及的金字塔同处在北纬30°线上,同被誉为国之瑰宝、世界奇观,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黄山周围的翡翠谷、九龙瀑旖旎风光同样吸引全国世界游客驻足观光。脚下神秘的徽州辖歙、黟、休宁、绩溪、祁门、婺源六县一府,西递、宏村、花山谜窟、棠樾牌坊群、婺源李坑景点成为游客向往旅游观光休闲地三大地方学之一徽学歙徽派徽派徽派文化底蕴,内涵,是我国三大区域文化(藏学、敦煌学、徽学)之一,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多领域。古徽州文风教育发达,昌盛,十家之村,不废诵读。因此历史上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灿若繁星。《辞海》的单列条目中,徽州名人有50多人,列全国各州府之首。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中进士542人,举人多达1513人,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宰相、四世一品者并不鲜见。明清时代徽商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商贾而好儒,官、贾、儒三位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历史上各种人才应运而生,学术研究异彩纷呈。,活字印刷术创始人毕升,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军机大臣许国(历仕明嘉靖、隆庆、万历)、曹振镛(历仕清乾隆、嘉庆、道光),富可敌国的大盐商鲍漱芳,著名戏剧家汪道昆,医学家汪机、汪昂,徽墨、歙砚高手李廷珪、李少微,新安画派的创立者和近代著名代表渐江、黄宾虹,哲学家戴震,理财家王茂荫(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中国人),珠算大师程大位,近代教育家有陶行知、胡适,音乐家张曙,还有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郑复光,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近代法学家徐谦等,都是徽州人。同时,由徽商兴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砚、徽派建筑、徽雕、徽刻、徽剧、徽菜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现已发现地文物4900多处其中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45处。直至今日大地上仍遍布古桥、古塔、古亭阁、古宗祠、古牌坊,犹如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黄山是我国最著名的山岳。以伟奇幻险著称山体伟特玲珑巧石,万姿千态誉称天开图画。内重峦叠嶂、争奇献秀,有千米以上高峰7座。大峰巍峨峻峭小峰峥嵘秀丽。光明顶、莲花、天都三大主峰均海拔18米以上,鼎足而高耸云外,称为三天子都。光明顶在中部,海拔1860米,为第二高峰。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所谓三十六峰者,骈列舒张,横绝天表,众岫叠岭,效奇献秀,尽在一览”。明代普门和尚曾在顶上创建大悲院,现在其遗址上建有气象站。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莲花峰位于中部玉屏峰西南天都峰海拔1864米,是华东地区第三高峰古人往往误指天都峰为最高峰。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九月,徐霞客准确指出:莲花峰居之中,独出诸峰上,即天都亦俯首矣。此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主峰突出小峰簇拥,宛如一朵初开新莲,故称莲花峰。峰上有飞龙、双龙等奇松和月池、香沙池等。登上峰顶如置身云霄,云天一色,江河一线,俱在远眺之中。宋咸淳四年(1268年)吴龙翰、鲍云龙、宋复一人自带干粮,费时天登至峰顶。今有登峰盘道5里,相对高度110米。起步缓坡称莲梗,中间穿过个石洞古人称莲孔峰壁有真好造化、非人间也、名不虚传、天海奇观等摩崖题刻。天都峰在群峰中最为雄伟壮丽古人视为群仙所都,取名天都峰。唐岛云和尚历经千险始至峰顶是现存文字记载中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