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复习思考题(11级汉语言文学).docVIP

现代文学复习思考题(11级汉语言文学).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文学复习思考题(11级汉语言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复习思考题 一、了解下列内容: 1.新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1916年9月第2卷起,更名为《新青年》)在上海创刊。这个小小的刊物创造了石破天惊的奇迹,掀起了一场威武雄壮、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人:陈独秀和胡适。他们在李大钊、蔡元培、周作人、鲁迅、钱玄同等人的支持和策应下,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主要思想武器,向中国的封建文化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总攻。 2.“文章八事”: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文学的正宗,是历史的主动选择和必然趋势。胡适给陈独秀写信,提出了他文学革命的八条纲领——“文章八事”即:不用典;不用陈套语;不讲对仗(文当废骈,诗当废律);不避俗字俗语(不嫌以白话作诗词);须讲求文法之结构;不作无病之呻吟;不模仿古人,语语须有个我在;须言之有物。 3.语丝社:1924年在北京成立,同时创办了《语丝》周刊。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孙伏园、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冯文炳、俞平伯、川岛等人。语丝社以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著称,并形成“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 4.文学革命“三大主义”: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勇敢擎起“文学革命军”之大旗,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5.问题小说:“问题小说”在五四时期的出现,是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又是外国文学影响的结果。19世纪俄国“提出问题的文学”和易卜生的“问题剧”,在五四前后对发轫期的新文学创作影响很大。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小说”家是鲁迅、冰心和当时新潮社的一些作家。他们所提出的社会问题有:国民性问题、婚姻爱情问题、人生的目的和意义问题、妇女问题、家庭问题、劳动者命运问题,以及儿童问题、教育问题、战争问题等。 6.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耿济之等人。文学研究会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社团,而且是20年代成员最多、规模最大的新文学团体。 7.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的几个爱好文艺的中国留学生酝酿筹备多年产生的新文学社团。1921年6月他们聚集东京,决定以“创造”作为社团杂志的名称,后人将这一天视为创造社的正式成立。9月发表的《〈创造季刊〉预告》,宣布了创造社同人为郭沫若、郁达夫、田汉、成仿吾、张资平、穆木天、郑伯奇。 8.新潮社作家群:新潮社作家集中、及时地反映人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中他们着墨最多的,是青年人的恋爱和婚姻问题。他们格外关注爱情不自由、婚姻不能自主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是反映这类问题的代表作品。小说主人公爱而不能,却又要强不爱以为爱的遭际,契合了一代青年的痛苦体验。新潮社小说家还侧重于表现下层劳动者的命运问题。如汪敬熙的《雪夜》诉说贫苦家庭的灾难。杨振声的《渔家》描绘被逼上绝境的渔民。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展示童养媳的命运。这些作品,无不体现了“揭出痛苦以引起疗救者注意”的平民主义和初步的启蒙主义倾向。从艺术上看,新潮社的“问题小说”,技法是幼稚的,而且平铺直叙,情节往往过于巧合。但他们提出的问题,曾经激起了文坛和社会的较大反响。 3.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汪静之、应修人、冯雪峰、潘漠华。在成立诗社的同时,他们推出了四人的诗歌合集《湖畔》,即引起诗坛的重视。这一社团以擅写纯真、热烈的情诗著称。胡适在给《蕙的风》作序时写道:“我现在看着这些彻底解放的少年诗人,就像个缠过脚后来放脚的妇人,望着那些真正天足的女孩子们跳来跳去,妒在眼里,喜在心头。” “湖畔诗人”是专心致志做情诗、做单纯而质直的情诗的诗人。 9.新月诗派:又称“新格律诗派”,指的是1923年成立于北京的新月社中的一群诗人。新月社是在一批曾留学英美的文人发起的新月俱乐部定期“聚餐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员构成较为复杂,深受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与熏陶。除主要从事诗歌创作的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林徽因、陈梦家、刘梦苇、孙大雨等人外,还有胡适、陈源(西滢)、梁实秋、凌叔华、余上沅、张歆海、邵洵美以及清华文学社、现代评论社的部分成员。新月社主要致力于新诗与新戏剧的理论研究与创作,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带有鲜明的唯美主义倾向。 10.“冰心体”:冰心散文的名作,有《寄小读者》、《往事》等。文中“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那行云流水一般优美、典雅的文字,形成了时人竞相模仿的“冰心体”。 11.新格律诗“三美”:闻一多把创格的新诗,具体界定为“新格律诗”,并在《诗的格律》、《律诗的研究》等论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