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资源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什么叫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自然资源的种类有哪些?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陆地上重要的自然资源有淡水、森林、土地、生物、矿山和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六种。 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两大类: 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指的是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可以不断自己再生的物质。最典型的可再生资源有植物、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 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有石油、煤炭、天然气和其它所有矿产资源。它们经过了上亿年才得以形成,因此不可再生。这些资源的储量随着人类的消耗而越来越少。 中国土地面积居世界第3位 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总值居世界第3位 中国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4位 中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6位 中国森林总面积居世界第6位 中国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3 中国人均矿产资源储量总值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3/5 中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3 中国人均河川年径流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4 中国人均森林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5 (1)特点: ①宜林地区广,树种丰富; ②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 ③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④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重采伐,轻抚育;滥伐森林、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虫害。 (2)三大林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天然林区; 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岭等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 (2)主要林业生态工程 ①“三北”防护林体系——“世界生态工程之最”: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旱涝灾害发生频率,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社会经济状况。 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沿海防护林体系:缓解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 ④平原绿化工程:保护农田。 基本概念 水资源:从广义上说“水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任何形态存在于地球表面和地球的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中的水。而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可利用的或者可能被利用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保证的、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更新的那部分淡水资源。 水能资源: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 水资源特点 ①总量丰富(年江河径流量世界第六),但人均、地均拥有量少; ②水资源分布不均(时空分布不均);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③中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匹配。 水能资源特点: ①蕴藏量大,居世界第一位; ②地区分布不均。 实际开发水能从多到少: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 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目前,已开发的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水能资源特点: ③大型水电站的比重很大; ④开发利用率低。 矿产资源概况 北方多煤、铁、石油,南方多有色金属。 煤炭:我国是世界上产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四省区占全国资源总量的81.3%。 铁矿:我国河北、辽宁、四川三省的铁矿储量最多。 石油、天然气: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已由一个石油净出口国变为了石油净进口国。主要油气区有:东北和华北地区,陕、甘、宁和四川地区,新疆、青海和甘肃西部地区;东南沿海大陆架及南海海域。 * * 中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点: 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资源不足 东北林区 西南林区 东南林区 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 4/5 2/5 3/5 南方 1/5 3/5 2/5 北方 水资源占全国比重 耕地占全国比重 人口占全国比重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解决水源不足的途径 分布特点 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 夏秋多, 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滦入唐、 引黄济青、引黄入晋等) 兴修水库 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单站规模大于200万千瓦的水电站占50%。 中国水电的开发程度在20世纪只相当于美国的六分之一,低于加拿大的三分之一,并低于巴西的二分之一。总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仅为8%. 三门峡 丹江口 利于集中开采 运输负担加重 伊敏河 铁法 抚顺 淮南 攀枝花 元宝山 平朔 我国的煤炭资源不仅在我国的能源中其储量和产量居首位,而在世界上其产量也居第一位。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