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计1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
C.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D.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2、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H1 C(s)+1/2O2(g)=CO(g);△H2
②S(s)+O2(g)=SO2(g);△H3 S(g)+O2(g)=SO2(g);△H4
③H2(g)+1/2O2(g)=H2O(l);△H5 2H2(g)+O2(g)=2H2O(l);△H6
④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 +1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OH-===H2O ΔH = -57.3 kJ· mol—1,若将含1mol 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 O2(g)===2H2O(l) ΔH = +285.8 kJ· mol—1
4、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2Y(g)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2mol Z
5、在2升密闭容器,发生反应:2A(g)+B(g)2C(g)+D(g)。最初加入A和B都是4 mol,前10秒钟A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
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
6、已知反应A2(g)+2B2(g)2AB2(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C(s)+O2(g)==CO2(g),△H=―393.5kJ/mol; 2H2(g)+O2(g)==2H2O(g),△H=―483.6kJ/mol。现炭粉和H2组成悬浮气共0.2mol,使其在O2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的热量,则炭粉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2 B.2︰3 C.3︰2 D.1︰1
8、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增加一倍,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b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C.A的转化率减小了 D.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9、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倍受青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原料来源广 ②易燃烧、热值高 ③储存方便 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计33分)
10、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
11、反应PCl5(g)PCl3(g)+Cl2(g)①;2HI(g)H2(g)+I2(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