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1 扭转的概念和实例 工 程 实 例 工 程 实 例 攻丝丝锥 工 程 实 例 对称扳手拧紧镙帽 一、扭转的概念 1.受力特征:在杆件两端垂直于杆轴线 的平面内作用一对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的外力偶。 2.变形特征:横截面形状大小未变,只 是绕轴线发生相对转动。 轴:以扭转为主要变形的构件称为轴 计算简图: 已知:P—传递的功率,(kw) n—转速,(r/min) 求:外力偶矩Me ( N·m) 由此求得外力偶矩: 若传递功率单位为马力(PS)时, 由于1PS=735.5N·m/s 解: §3-2、外力偶矩的计算 扭矩和扭矩图 Me 在n – n 截面处假想将轴截开取左侧为研究对象 二、内力的计算 1.求内力 截面法 (Method of sections) T Me Me 扭矩 用平行于杆轴线的坐标 x 表示 横截面的位置;用垂直于杆轴线的 坐标 T 表示横截面上的扭矩,正的 扭矩画在 x 轴上方,负的扭矩画在 x 轴下方. n n Me Me ? x 采用右手螺旋法则,当力偶矩矢的指向背离截面时扭矩为正,反之为负. 2.扭矩符号的规定 3.扭矩图(Torque diagram) T x x Me ? ? T Me x T ? 目 的 x T ①扭矩变化规律; ②|T|max值及其截面位置(危险截面)。 m m 危险面 处处是危险面 例1 已知:一传动轴, n =300r/min,主动轮输入 P1=500kW,从动轮输出 P2=150kW,P3=150kW,P4=200kW,试绘制扭矩图。 A B C D Me2 Me3 Me1 Me4 1 计算外力偶矩 n =300r/min,P1=500kW,P2=150kW,P3=150kW,P4=200kW A B C D Me2 Me3 Me1 Me4 2、求扭矩 Me2 1 1 T1 Me2 Me3 Me1 Me4 2 2 T2 Me2 Me3 3 3 Me4 T3 3、绘制扭矩图 BC段为危险截面; x T /KNm 4.78 9.56 6.37 A B C D Me2 Me3 Me1 Me4 例2 :图示传动轴上,经由A轮输入功率10KW,经 由B、C、D轮输出功率分别为2、3、5KW。轴的转速 n=300r/min,求作该轴的扭矩图。如将A、D轮的位置 更换放置是否合理? B C A D 1 传递的外力偶矩 B、C、D: 2、3、5KW n=300r/min B C A D 2、求内力 B C A D I I II II III III 在CA段和AD段 3、绘出扭矩图: T Nm B C A D 4 将A、D轮的位置更换 AD段 因此将A、D轮的位置更换不合理。 T Nm B C D A 计算扭矩的法则 1、任意截面扭矩=∑(截面一侧外力偶矩的代数值) 外力偶矩代数值符号:离开该截面者为正,指向该截面者为负。 2、扭矩图突变:在外力偶矩施加处扭矩图要发生突变。 突变量=外力偶矩值 §3-3 纯剪切 1.实验前 (1)画纵向线,圆周线; (2)施加一对外力偶. 一、应力分析 (Analysis of stress) dx x Me Me 2.实验后 (1)圆筒表面的各圆周线的形状、大小和间距均未改变,只是绕轴线作了相对转动; (2)各纵向线均倾斜了同一微小角度 ? ; (3)所有矩形网格均歪斜成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 薄壁圆筒:壁厚 (r0—圆筒的平均半径) 3.推论 (1)在横截面及包含轴线的 纵向截面上都无正应力,只有 切应力 ; 因壁厚很小—可近似地认为沿壁 厚方向各点处切应力的数值无变化. Me Me 薄壁筒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均匀分布,与半径垂直,指向与扭矩的转向一致. (2)切应力方向垂直半径或与 圆周相切,且沿圆周方向各点的 切应力相等。 x y dy δ z dx τ τ 此式为薄壁筒扭转时横截面上切应力的计算公式.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辽宁继续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网上考试重点.doc
- 第五讲食用菌的糖制加工重点.ppt
- 自己试一试课件重点.ppt
- 5.3脊椎动物肢体的发生讲解.ppt
- 10齿轮传动讲解.ppt
- 10第十章还原反应讲解.ppt
- 5.4弯起钢筋讲解.ppt
- 中西文化对比讲述.pptx
- 中图版八上地理第三章第一节人口和人种讲述.ppt
- 自考《数量方法》思维导图第6章重点.pptx
- DB45_T 838-2021 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百家宴服务规范.docx
- 2025年江苏省淮阴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题附答案【预热题】.docx
- 2025年江苏省扬州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题汇编.docx
- DB45_T 2582-2022 番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docx
- DB45_T 2580-2022 茄子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docx
- DB45_T 2621-2022 道路旅游客运专用标识.docx
- DB45_T 2619-2022 城市轨道交通电客车预验收规范.docx
- DB45_T 2618.4-2022 行政复议工作规范 第4部分:基础保障.docx
- DB45_T 2618.2-2022 行政复议工作规范 第2部分:文书格式.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