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市基的本情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苏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 乌苏市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居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之要津,是通往霍尔果斯、巴克图、阿拉山口口岸的重要门户,与国家石化基地独山子、新型商贸城奎屯市形成北疆“金三角”,国道312线、217线和欧亚第二大陆桥(铁路)横贯东西,奎—赛高等级公路从境内穿过,东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260公里。乌苏区域总面积2.07万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37万余人,全市辖10镇、7乡、3个牧场、1个林场和5个街道办事处。 乌苏市水土、光热、矿产、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有可耕地150万亩,已耕地95万亩,有草场1200万亩,境内奎屯河、四棵树河、古尔图河三条主要河流年径流量达到12.5亿立方,地下水可开采量4.34亿立方,年均无霜期182天,充足的水土光热资源为棉花、玉米、番茄、瓜菜等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使乌苏成为国家和自治区优质棉基地、粮食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乌苏境内初步探明的矿产有煤、铁、铜、砂金、石油、铅、石墨、石灰石、石膏、膨润土、花岗岩等,尤以煤资源最为丰富,已探明储量7亿吨,远景储量达21亿吨。依托丰富的大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规划并建设了总面积49.2平方公里的乌苏石化工业园,其中一期规划9.2平方公里,建成区8平方公里,已有44家企业入驻园区,涉及石化上下游产业、能源、农产品、建筑、制造等领域近百种产品,已基本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结构趋向合理的工业体系。 乌苏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风景秀丽,是中外游客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理想选择。南部山区有连绵浩翰的天山原始森林、天山山脉的冰达板、南山温泉、乌兰萨德克高山湖泊;中部平原区有草场、湖泊、中国最大的泥火山群、夏尔苏木喇嘛庙、乌孙土墩墓葬群等;北部荒漠生态区有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267万亩原始白梭梭林。 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2.64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第一产业14.89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26.25亿元,增长48.3 %,其中工业增加值19.39亿元,增长54.3%;第三产业11.5亿元,增长11.4%。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47亿元,增长5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36亿元,增长39.1%。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7亿元,增长25.2%。全市续建和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7个,到位资金13.3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55元,比上年增加488元。荣获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自治区抗震安居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取得了地区经济综合考核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乌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培植市级财源、构建和谐乌苏”的工作主题,坚持“工业优先、富民强市”战略,突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立足改进作风凝聚发展合力,着眼优化环境打造发展优势,围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团结奋斗,攻坚克难,为顺利实现“十一五”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09年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64.67亿元,增长22%,其中:第一产业16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35.73亿元,增长36.1%;第三产业12.94亿元,增长1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亿元,增长1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80元,增长7.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8亿元,增长29%。 为全面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坚持“围绕市场调结构,突出特色抓产业,依靠科技创品牌,改善设施促增收”这一思路不动摇,牢牢把握“围绕‘四区一线’建基地和依托基地建企业”两个原则,加快建立符合片区发展规划,满足龙头企业生产需求、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农牧业生产基地,着力培育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群;大力引进、合理布局龙头企业,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带动产业升级、拉动农牧民增收。努力搭建“基层组织建设平台、新农村建设金融信贷平台及农牧民素质教育平台”等三个平台,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金融信贷为保障,素质教育为手段,整体推进。继续突出“高新节水技术推广、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等四个重点,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培育四大产业,强化招商引资,构建新的工业体系。紧紧抓住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机遇,贯彻“毗邻独山子,牵手大石化”的方针,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围绕中电投乌苏煤电基地规划,认真抓好以煤、电等高载能及石化项目的研究和引进,着力发展高载能及化工产业。坚持“高科技含量、高技术装备、高附加值”的原则,围绕独山子、克拉玛依石油化工产业,中电投煤电基地及延展产业,北疆机械、交通运输业及中亚市场的需求,认真研究和引进机械

文档评论(0)

zzabc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