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九列子一则练习苏教版20170307162.docVIP

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九列子一则练习苏教版2017030716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九列子一则练习苏教版20170307162.doc

九 《列子》一则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峨峨兮(é)(xī)   霖雨(lín)   崩山(bēng)辄(zhé) 哉(zāi)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伯牙善鼓琴( 弹奏 ) (2)钟子期必得之(懂得,知道) (3)峨峨兮若泰山(山高耸的样子) (4)而援琴而鼓之(拿,拿过来) (5)初为霖雨之操(久下不停的雨) (6)钟子期辄穷其趣(总是,就) (7)伯牙乃舍琴而叹曰(放下) (8)吾于何逃声哉(使……逃脱) 3.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B) A.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B.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C.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D.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解析:B项中“卒”同“猝”,意为突然)。 4.下列句中的“穷”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B) A.穷途末路 B.山穷水尽疑无路 C.钟子期辄穷其趣 D.而乐亦无穷也 (解析:B项中“穷”是用为动词,“穷尽”的意思。) 5.“伯牙游泰山之阴”中的“阴”在文言文中是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据此,你能说出下列城市的地理位置吗? (1)淮阴(淮水之南)  (3)华阴(华山以北) (2)洛阳(洛水以北) (4)咸阳(咸水以北) 6.“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无数文人墨客们为歌颂友谊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句,请你写下你最喜欢的两句,标明时代和作者。 示例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示例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示例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2)假设老师把你安排与林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于是你主动地走到她的面前,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林芳,你好,我是×××,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喜欢打乒乓球,是个球迷。我们俩同桌,真是缘分,今后请多多关照! 02  课内精读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更造崩山之音(弹奏) (2)辄穷其趣(穷尽) (3)志想象犹吾心也(心志) (4)吾于何逃声哉(如何)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峨峨兮若泰山! 高耸的样子啊像泰山! (2)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起先弹奏雨水连绵的乐曲,再奏出山岩崩塌的音乐。 (3)善哉,善哉,子之听夫! 您的听力好啊,好啊! (4)吾于何逃声哉? 我如何能使琴声逃脱你的听力呢? 9.“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钟子期堪称是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的知音就是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10.与此典故有关的成语是“高山流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__。 11.唐代著名“苦吟”诗人贾岛在作出“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的佳句后,又作了几句诗题在后面,诗曰“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其中的后两句“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表达出作者在完成艺术创作后,对读者什么样的期待心理?请略加阐述(不超过50字)。 示例:表现出作者希望得到读者的肯定与赞赏,希望能与读诗人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言之成理即可。) 03  拓展阅读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选自《列子·天瑞》) 12.请写一个与“杞人忧天”近义的成语:__________。 示例:庸人自扰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身亡所寄(通“无”,没有) (2)天,积气耳(罢了) (3)其人曰(那) (4)奈地坏何(怎么办)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另有一个为这杞国人的忧虑而担忧的人。 (2)天果积气,日月星辰,不当坠邪? 如果天真是一股积聚的气体,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就要掉下来了吗? 15.杞人为什么忧天?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ld11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