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植物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 1、分化的概念 (1) 分化:是指植物体各个部分出现异质性的现象,包括在细胞水平分化、组织水平分化和器官水平分化。 (2)细胞分化:是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改变或潜在的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 细胞分化是组织分化和器官分化的基础,是植株离体再生的基础。 2、植物细胞分化的某些规律和机理 (5)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明显调节作用。如生长素与分裂素比值,高,促进生根;低,芽。 (6)细胞核染色体和DNA的变化对细胞分化影响比较大。如DNA 差异复制。 (1)损伤。 切割损伤的刺激,促使细胞增殖。 (2)在诱导愈伤组织时常加入生长素类,但同时配合细胞分裂素的效果可能更好。 (3)弱光或黑暗条件有利于脱分化中的细胞分裂。 (4)细胞位置. 外植体本身的各类细胞可能对培养条件的刺激有不同的敏感性。 (5)外植体的生理状态。不同生理年龄和不同季节都会有不同的培养反应。 (6)植物种类的差异。 一般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及裸子植物容易。 (四)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 1、概念 :指离体培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可以由脱分化状态重新进行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形成完整植株。 (1)细胞水平再分化:首先可见的是细胞壁变厚、假导管细胞的形成,以及酶水平的变化和明显的机能分化,从而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 (2)组织水平再分化:在高水平生长素条件下,最常见的是维管组织(Vascular tissue)的分化. 松散的愈伤组织内含大量拟分生组织或瘤状结构;致密的愈伤组织内组织分化很少,大多由高度液泡化的细胞组成。 (3)器官水平再分化 : 依起源不同,分器官型(Organ )和器官发生型(Organogenesis )。 器官型:直接由外植体细胞形成器官原基,继而发育成器官; 器官发生型:外植体先形成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产生不同的器官原基。 (五)植株再生途径: 1. 器官发生途径:离体培养的组织或细胞团分化形成不定芽和不定根等器官的过程。 直接器官发生:植物器官可以直接由外植体上诱导。如茎尖培养。 间接器官发生:成熟细胞经过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及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过程而形成新的组织和器官的过程。如叶片培养。 器官发生再生植株的方式大致有: A 先形成芽,芽的基部后产生后根; B 先形成根,根上再出芽; C 愈伤组织的不同部位形成芽和根,然后形成微管束组织把两者结合起来. 2.体细胞胚胎发生:指二倍体(或单倍体)的体细胞在特定条件下.未经性细胞融合而通过与合子胚发生类似的途径发育出新个体的形态发生过程。经体胚发生形成类似合子胚的结构称为胚状体(embryoid)或体细胞胚(somatic embryo) 。体细胞胚发育可经过原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到子叶胚等阶段。 3. 原球茎(protocorm)发生:兰科植物离体培养中的特殊的形态发生方式,由茎尖或侧芽等培养产生一些球形结构,其自身可以增殖,并可进一步萌发出小植株。最初是将由兰花种子萌发过程中形成的球形结构称为原球茎,由其他外植体诱导形成的球形结构与种子形成的原球茎类似,所以叫做类原球茎(Protocorm like bodies,PLBs)。由于原球茎途径与器官发生类似,通常将原球茎途径归纳为器官发生途径。 此外,蕨类植物的绿色球状体途径(Green globular body,GGB)等也是特殊的器官发生途径。 * * 第二章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 基础与基本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园艺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类型: 1. 概念: 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细胞、胚胎及原生质体,接种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并长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是以园艺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等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的过程。 2. 主要特征: (1)在培养容器中进行; (2)无菌培养环境,排除了微生物如真菌、细菌以及害虫等的侵入; (3)各种环境因子如营养因子、激素因子以及光照、温度等物理因子处于人工控制之下,并可达到最适条件。 (4)通常打破了正常的植物发育过程和格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交易员实训技巧.ppt
- 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相图技巧.ppt
- 第二章环烷烃选编.ppt
- 1PS基础(选区、图层、文字)讲解.ppt
- 第二章基本操作选编.ppt
- 第二章基本数据类型和基本操作选编.ppt
- 第二章基础建模-二维线形建模选编.ppt
- 矿山安全管理1技巧.ppt
- 合金钢(修改)技巧.ppt
- 第二章激素调节选编.ppt
- DB6531T013-2024 麦茬复播玉米免耕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63T470-2004 油葵 美葵562品种.docx
- DB44∕T 1732-2015 附壳造型珍珠分级.docx
- 【飞书深诺】2025中国智能安防出海深度解读报告.docx
- 手把手教你创作小红书爆款笔记.docx
- DB61_T 1619-2022 枣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ocx
- DB51∕T 1099-2010 蜜蜂事故损失评估技术规范.docx
- DB42T1737-2021 甘薯生全粉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511_T 0008-2024 地理标志产品 黄姚黄精酒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62_T 922-2024 籽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