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节水工程技术分析中心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旱作节水工程技术分析中心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旱作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1.本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已成为一个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加与经济的发展,耕地减少与粮食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份额。同时我国又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干旱缺水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涉及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干旱缺水面积占全国64%,人口占全国45%。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20立方米,工农业用水缺口1000亿立方米。旱作农业的粮食生产能力不仅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且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推进,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旱区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我国当前的农业发展模式中,有许多模式是依赖于资源的过度消耗来提高生产能力的,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有1.48亿hm2,占国土面积的1/3。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我国耕地水土流失面积达0.45亿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4.3%。主要分布于广大丘陵山区的坡耕地上,坡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35.0%,水土流失面积与坡耕地面积相吻合。这些地区地形、地貌、气候、土壤、作物种类繁多,自然灾害频繁,土壤风蚀、水蚀严重,耕作粗放,土壤结构变差,土壤肥力下降。据有关资料统计,坡耕地每年每平方公里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氮、磷、钾、有机质分别为927.5、1521.1、44273.9和13591.6公斤,分别相当于2015.2公斤尿素、21734.8公斤过磷酸钙,88555.0公斤氯化钾,56631.5公斤干草。土壤养分入不敷出,地力贫瘠越来越明显。随着我国人口逐年增加,耕地逐年减少,加入WTO对农业的冲击以及人们劳动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环境的要求,传统的耕作技术亟待改革。 5000多亿立方米水,有55%左右是在输水、配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被白白浪费掉,而先进国家的灌溉水利用率可达80%-90%,因此我国的农业节水潜力很大。 2.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必要性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也是粮食生产大省,小麦播种面积全国第一,小麦总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7%,玉米总产量约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10.1%,一般年份因受旱而减产的面积多达5000万亩,重旱年份造成的粮食减产达数百万吨。河南省粮食产量高低不仅关系到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关系到全国的粮食供需平衡和安全。 河南省旱作区涉及12个地(市),48个县(区),670个乡镇,总面积达3.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5.9%,耕地面积占全省36.7%,人口占全省38.9%,因此说河南农业生产的难点在旱作区,潜力在旱作区,希望也在旱作区。据有关资料统计,≥80%保证的年降水在450-520mm,表现为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干旱发生频率较高,平均在40%以上,出现大旱时间为12.4年一遇,特大旱灾(降水减少70%以上)58年一遇。从1470~1978的500年间,旱年和偏旱年每百年中有46~49年,涝年有11~14年,正常年有37~43年。旱年中有63%的干旱发生在春季及初夏,有35%发生在伏、秋季节。对玉米危害极大的“卡脖旱”是3年一遇。从50年代以来统计,夏玉米生育期内降水最少仅为69.1mm,易发生“卡脖旱”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最低降水量是14.8mm,显然出现这种干旱时,玉米难有收成。旱作农田在一般情况下难以实现一年两熟,不能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但试验研究表明,通过搞好蓄水保墒,协调水分供应状况,可以实现一年两熟且获得高产,实现水分的高效利用,促进旱区农业增产、增收与持续发展。 国家已编制出台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型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建设以提高降水利用率为目标,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为核心,以省工高效保护性耕作技术为依托,以新型保水材料及控制施肥为手段,从旱作资源的合理配置到结构优化的高效节水种植模式、从作物的抗旱生理与机理到抗旱节水技术,开展旱作节水系统研究,整体构建旱作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技术支撑体系,对于旱作农业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协调型转变,实现旱作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迫切和非常必要的。 洛阳市位于黄土高原东南缘,是黄土高原向黄淮海平原过渡的中心地带,也是我国亚热带气候季风气候。耕地4897平方公里,其中旱地面积3690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75.4%,水土流失面积1044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8.6%。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十年九旱,灾害频繁,作物残茬利用率不足30%,还田率不足10%。就洛阳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