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VIP

农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项目 项目概述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用以支撑社会进步的一次能源4 v- ]. r$ k4 v; d* h4 O的代表石油,已成为现代文明赖以生存的“血液”。然而,地球上的一次能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并且已呈逐渐枯竭之势。据联合国能源组织多次评估,再过50年左右,地球上的石油储量大工业化开采将趋结束。能源短缺已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寻求替代能源,几十年来,人们做出了不懈: t2 g \6 f- ~: [4 S k努力,通过大量的研究、对比和实践,来寻找可方便制取、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近些年来,世界将目光集中 ( i??f+ c4 w2 H到生物燃料乙醇上来。 国对生物燃料乙醇发展谨慎。在2008年6月召开的全球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上,我国表示将0 [ o+ y5 { A, J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生物能源发展道路,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严格控制用玉米、油料等粮油产品生产生物燃料,坚持充分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农村废弃物发展生物质能源。 农村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麦秸、蔗渣及森林工业副产品等具有来源丰富,品种多,再生时间短等优点。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常常造成环境污染。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可生产物质2200×10t,相当于目前世界能源消耗的8~10倍。我国纤维素类可再生资源非常丰富,仅农作物的秸秆就有×108 t。因此,如何成功地开发这一资源作为液体燃料,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研究课题。 乙醇是来自可再生资源的最有发展前景的液体燃料,但目前生物法生产的乙醇还主要来自糖类和淀粉发酵,面对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和粮食短缺,用粮食生产酒精的发展将受到限制。近年来,生物转化纤维素生成酒精的工艺因其而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被认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燃料乙醇的生产与使用问题已提出多年,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加快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 秸杆燃料乙醇以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秸杆为原料,经预处理、水解、发酵、蒸馏和脱水等工艺而制成。乙醇脱水后得到无水乙醇(99.5%V/V),它是一种高热值燃料,每千克发热能2.97x104kj。无水乙醇添加适量变性剂后形成变性燃料乙醇,再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配形成车用乙醇汽油(将乙醇按10%~15%的比例加入汽油中作为燃料,现有发动机不经过任何改装即可正常运行)。 农作物秸秆燃料乙醇的生产与使用,对我国农业发展有其重要的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约为7亿吨/年,居世界首位。农作物秸秆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目前,我国秸秆的主要用途是造纸、饲料、农村生活能源,还有一部分用来还田造肥,另有约15.6%的秸秆被废弃或焚烧。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既能解决原料问题,又能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 我场秸杆资料更加丰富,除少部分还田和做为生活燃料外,大部分焚烧了,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二、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1、秸杆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现状 成熟的技术是实现产业化的 国内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制备燃料乙醇的研究单位很多,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中科院过程所开发了秸秆酶解发酵燃料乙醇新技术,在不加酸碱的秸秆汽爆处理技术、秸秆固相酶解发酵0 s c1 m2 a5 V1 L5 Q- g( R8气提分离乙醇耦合体系和纤维素酶固态发酵系统等方面取得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并完成了3000t/a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中试。 厦门大学通过化学诱变和物理诱变方法,对灰绿曲霉等分解菌株进行突变,获得高活力的突变株,其活性比出发菌株高50%,筛选的酵母菌株用于秸秆制乙醇转化率大于10%。利用灰绿曲霉对甘蔗渣、稻草秸秆进行分解,蔗糖的转化率可达40%,稻草秸秆的转化率达45%。0 t( ] R2 F4 \( g$ 河南天冠集团与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等合作,攻克了利用秸秆为原料制备乙醇的关键技术,使原料转化率超过了18%,完成了300t/a的中试。 山东大学开发了从原料玉米芯生产低聚木糖、木糖醇的技术,以废渣为原料的乙醇收率高达20%以上,已完成了3000t/a中试。 华东理工大学完成了600t/a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中试。清华大学也完成了以秸秆为原料制备燃料乙醇的中试。 # P0 k9 v7 W) z) f2此外,中国农林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和陕西师范大学合作开展麻类纤维素预处理、糖化液酵解制备燃料乙醇的研究,将超临界二氧化碳、酶法脱胶、微生物发酵技术和酶工程有机结合在一起,该技术可使麻类、玉米芯和芦苇的总糖转化率达67%,糖醇转化率达43%。 * n$ e( p) c$ ~1 Z* D0 b* _* \+ M这些研究为以农林废弃物作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现有的技术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