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右图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赴校证,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 A. 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 B. 邓小平整顿教育,恢复高考制度 C.“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D.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影响 D 2.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的发展需要超前性 A 3.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C * * 积极 第二课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和教育)。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学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关于生孩子的法律 新加坡制定了一项关于生孩子的法律:凡持有高等学校毕业文凭的妇女,生一个孩子其薪金增加5%;生两个孩子,薪金增加10%;生三个孩子,薪金则增加15%。同时该法律又规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如生育第二胎,则要处以罚款。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 1.新中国文化教育方针: 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2.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 向工农和工农子女 “开门” ⑴措施 ①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②学校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 ⑵意义: 使数万名工农干部、劳模、产业工人受到了比较正规的中等和高等教育 3.新中国教育的性质: 为人民服务(1954年宪法) 4.1957年人民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 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5.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 ⑴两种教育制度: ①全日制学校 ②半工半读学校 ⑵两种劳动制度: ①工厂机关八小时工作 ②半工半读 ⑶作用: 为普及教育、改变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贵的指导 6.教育改革(20世纪50年代后期) ⑴管理体制:加强地方对教育的领导 ⑵办学体制:多种形式办学方针 ⑶高等教育逐步发展 7.文革前的教育 ⑴成就: ⑵意义: 初步形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奠定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培养大批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农民在田间参加扫盲学习(50年代) 龙泉县建兴乡安和村的青年共产党员李招娣在一间农具仓库里给乡亲们上识字课(1957年) 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1952年) 劳模郝建秀(中)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 高等学校 中等学校 初等学校 学校数 在校生数 学校数 在校 生数 学校数 在校 生数 1949 205所 11.7万人 5219所 127万人 34万多所 2400万人 1965 434所 67.4万人 81274所 1141万人 168万多所 11620万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发展情况一览表 北大的红卫兵在批斗北大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 清华校门被砸 “文革”期间推荐的不需要文化知识的工农兵学员,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人民欢送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情景 青年学生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农村去接受劳动改造 结合上述图片,说说六七十年代中国教育的状况和影响,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⑴各地大中学校停课,教学秩序混乱 ⑵初期,中小学招生基本停顿,高校停止招生。 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⑴领导体制: ⑵教学体制: ⑶高校招生: 工宣队进校,贫下中农管校。 “开门办学”,缩短学制。 招工农学员,办“七·二一工人大学”。 1.文革对教育的冲击 2.“教育革命” 3.高校恢复招生(1970) ⑴对象: ⑵方法: ⑶影响: 工农兵 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结合 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 4.文革对教育的影响 ⑴出现“文化断层”、“人才断层” 局面 ⑵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⑴教育界拨乱反正: 标志:恢复高考 ⑵教育体制改革: 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教育成为优先发展的目标 ⑶科教兴国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