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热处理总复习技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 一、渗碳部分 1、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 2、渗碳的目的及分类 3、渗碳用钢及预热处理 4.1渗碳气氛与工艺参数影响 4.2气体渗碳的分段式滴注工艺 5、渗碳的技术要求与质检 6、渗碳件的渗后热处理 二、碳氮共渗 1、碳氮共渗的定义和特点 2、碳氮共渗用钢和工艺路线 3、工艺参数的影响 4、渗后热处理和性能特点 三、渗氮 1、渗氮的定义与特点 2、渗氮用钢及工艺路线 3、渗前预热处理 4、工艺参数的影响 5、三种工艺方法的特点 6、性能特点 7、炉罐的退氮问题 四、氮碳共渗 1、定义及特点 五、真空化学热处理 1、真空的基本概念 2、真空加热的技术特点 3、真空渗碳工艺的优点 1、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 (1)化学介质(渗剂)的分解 (2)活性原子的吸收 活性原子与金属表面作用的两种形式: 吸附扩散 反应扩散 发生吸收的两个条件: 具有渗入元素的活性原子 渗入元素可溶入基体金属中,或可与之形成化合物 (3)渗入元素的扩散 浓度梯度的存在,形成扩散层。 二、渗碳的目的和分类 渗碳定义    渗碳是为提高工件表层的碳含量,并在其中形成一定的碳的浓度梯度,将工件置于渗碳剂中加热、保温,使碳原子渗入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目的:渗碳的目的是使机器零件获得高的硬度、耐磨性及高的强韧性。 渗碳工艺的分类 1、气体渗碳 2、固体渗碳 3、液体渗碳 4、真空渗碳 5、离子渗碳 3、炉气成分与作用 A、渗碳成分 烷类,控制成分、易生成炭黑 烯类,易结焦,越少越好 CO,温度越高,生成活性原子越少,弱渗剂 B、脱碳组分 CO2 H2O O2 H2 稀释、还原 C、中性组分 N2 三、气体渗碳工艺参数的选用 (一)工艺参数 1、渗碳温度 900-950℃,一般920-930℃,薄时,880-900℃ A、奥氏体,溶碳量大 B、扩散系数大 C、晶粒不会明显长大 2、渗碳时间 δ--mm τ--h K--875:0.45、900:0.54、920:0.63、930:0.647 滴注式分段渗碳法 四、碳势的测量与控制 碳势定义:纯铁在一定温度下,于加热炉气中加热时达到既不增碳也不脱碳并与炉气保持平衡时,表面的含碳量。它表示炉气对纯铁饱和碳的能力 。 测量: 定碳片 红外仪 氧探头 电阻法 露点仪 控制:稀释剂、渗剂、空气 渗碳用钢 通常为低碳(合金钢) 低淬透:20、 20Cr、 20CrV、20MnV 中淬透: 20CrMnTi、20CrMn、20Mn2B 高淬透:12Cr2Ni4A、18Cr2Ni4W、20Cr2Ni4 工艺路线   路线:锻-正火(高回)-粗、半精加工-渗碳-(正火+高回) -淬火、低回-精加工-装配 渗碳质量的评定 一、表面含碳量:0.7-1.05% 二、渗碳层深度 表面至规定碳含量处(一般0.4%)的垂直距离。     重载 4-10mm 轻载 0.05-0.3mm >3mm深层,<0.3mm浅层     齿轮渗碳一般按(15-25%)m 其他渗碳件按零件厚度10-20% 渗层深度及表里性能匹配的影响 渗碳质量的评定 碳含量分布 渗碳后的热处理 一、预冷直接淬火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质细晶粒钢制造的气体或液体渗碳件    低合金渗碳钢(低Cr)    精磨前不进行其他切削加工    固体渗碳不适合此法 2、随炉预冷   目的:     减少温差、减少应力和变形;调整碳含量和残A,保证硬度和耐磨性         二、一次淬火(重热淬火) 1、适用范围:   固体渗碳件   气体或液体渗碳后粗晶件   渗碳后不宜淬火或须切削加工的零件 三、二次淬火 1、适用范围   心部和表面性能要求都高,直接和一次淬火无法满足 2、优缺点:   心部和渗层表面均能获得较满意的组织和性能   多次加热和冷却,工艺复杂,费用高,耗能多,工件易产生变形和氧化脱碳 四、高温回火后淬火 1、适用范围   高合金渗碳钢20Cr2Ni4A、18Cr2Ni4WA等 2、目的:   促进M和残A分解,析出碳化物,降低残A   便于切削加工 五、冷处理与回火 冷处理   -70-80℃,1.5-2h 回火   150-200℃,2-3h 气体碳氮共渗 一、概述 定义:A状态,同时渗入C、N,渗C为主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目前,中温工艺为主 C :0.7-0.95% N :0.1-0.4 % 气体碳氮共渗 特点: 1)N降低A1,A3点,温度低,变形小,细晶可直淬 2) N使A稳定,淬透性 ,硬化均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