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本身含有的毒素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大豆与豆浆 (1) 蛋白酶抑制剂 机制:抑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胃蛋白酶 去除:加热破坏 (2) 豆腥味 脂肪氧化酶 去除:加热破坏 加乙醇减压蒸发 纯化大豆脂肪氧化酶 2. 河豚鱼中毒 有毒成分 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毒、河豚肝脏毒素(tetrodotoxin),河豚卵巢毒素是最强的非蛋白质的神经毒素 理化性质稳定, 无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稀醋酸,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均不能将其破坏。 河豚鱼肝、脾、肾、卵巢、睾丸、皮肤、血液、眼球均含有河豚毒素,其中卵巢最毒,肝脏次之,新鲜洗净鱼肉一般不含毒素,但如鱼死后较长,毒素可从内脏渗入至肌肉; 有的河豚鱼肌肉中也有该毒素 每年2~5月为河豚鱼的产卵期,此时毒素最多,因此春季易发生中毒 0.5mg河豚毒素就可致死亡。 中毒机制 河豚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可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传导,使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发生麻痹。 初为感觉神经麻痹,继而运动神经麻痹,同时引起外周血管扩张,使血压急剧下降,最后出现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 河豚毒素易从胃肠道吸收,也可从口腔粘膜吸收,因此重症者30分钟内可死亡 中毒症状 发病急剧,潜伏期很短,一般在食后10分钟至3小时即发病。病情发展迅速。 初起感觉手指、口唇和舌有刺痛, 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同时伴有四肢无力、发冷、口唇及指尖和肢端知觉先出现麻痹,并有眩晕。 重者瞳孔及角膜反射消失,接着四肢肌肉麻痹,逐渐失去运动功能,身体摇摆以至失去平衡,甚至全身麻痹呈瘫痪状态, 最后出现言语不清,血压和体温下降, 一般预后不良,常因呼吸麻痹、循环衰竭而于4-6小时内死亡, 最快者可于食后1个半小时内死亡。 如病程超过8-9小时未死亡者,多能恢复。 抢救与治疗 尚无特效解毒药,排毒、对症为主 一旦发生河豚中毒,以催吐、洗胃、泻下为主。1%硫酸铜口服或灌下,用1:2000-1:4000高锰酸钾大量反复洗胃、50%硫酸钠导泻。 中毒早期 可用安全有效的解毒剂-半胱氨酸盐酸盐静脉滴注, 呼吸困难者可用山梗菜碱、尼可刹米等药物注射, 肌肉麻痹可用番木鳖碱, 并可用高渗葡萄糖液保护肝脏 预防 卫生宣教 认识食河豚有毒,并会识别河豚鱼,以防误食 加强对河豚鱼的管理 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为将河豚鱼集中,禁止出售。 集中加工处理,如需特殊加工,则加工前去除内脏、头、皮等含毒部位,洗净血污,经盐腌晒干后安全无毒方可出售 其次,在销售前应仔细挑选,防止误售,挑出的不能随意丢弃 2013年6月22日 烟台烤鱼片中被检出河豚毒素 2014年12月2日深圳一家庭五口人贪食河豚鱼(河豚干煲猪脚) 发生中毒 2015年12月7日南通启东一家五人食用3条河豚鱼,发生中毒 3. 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 鱼类组胺中毒是由于食用某些不新鲜的鱼(含有一定量组胺)而引起的类过敏性食物中毒,可能也与个人体质的过敏性有关。 催吐、洗胃,可用米汤、面糊、蛋清洗, 碳酸镁导泻,长期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水肿者,利尿 加强管理,标志,以防误食 3.大麻子油 大麻酚 麻子豆腐中毒 1~4小时,头晕,口渴、咽干,精神兴奋,多言, 哭笑异常,幻觉,四肢麻痹,共济失调,复视, 重症精神失常、昏迷 加强管理, 洗胃1:2000高锰酸钾, 兴奋者用镇静剂 (六)菌类食物--毒蕈 目前已发现有毒蕈类300多种, 可致死的不到10种, 毒蕈的有毒成分非常复杂,一种毒蕈可有几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存在于数种毒蕈中。 毒蕈中毒的发生往往由于个人采集野生鲜蘑,或误食毒蕈而引起 有毒成分和中毒临床表现 毒蕈中毒可分为四型: (1)胃肠毒型 (2)神经精神型 (3)溶血型 (4)肝肾损伤型 1)毒成分和中毒表现 (1) 胃肠毒型 代表蕈有黑伞蕈属和乳菇属的某些蕈种,有毒成分可能为刺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