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pss期末作业心理一班29贾新朋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
《SPSS原理与应用》
课程作业
题目:不同体育选修课对大学生
心理健康的影响
班级:2011级心理一班
学号: 2011020323129
姓名:贾新朋
2013年6月
摘要
青少年时期作为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又尚未成熟的一个过度期,心理上很容易出
现孤独!易怒!固执!自卑!自负!轻率!嫉妒等一些不健康倾向大学生成长阶段正
是这个人生的特殊期!迷惘期,又面临学业!就业等心理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爱情等成
长的烦恼和困惑,容易角色错位,引发心理问题教育的宗旨是育人,即塑造完整的人
格,其中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重中之重,刻不容缓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这方
面的研究现状;阐述!分析高校体育课教育与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关系,运用教学实验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分析
本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08年一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不同类型项目体育
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各维度的影响作为研究内容并从不同类型项目体育课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十个维度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项目体育课对不同性别大
学生的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影响角度出发,来研究各种类型项目体育课与大学生心
理健康水平相互作用的关系
本研究的实验设计是将四种不同类型项目体育课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
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体育课的项目分别为:篮球,有身体接触的对抗性大球
类运动项目;游泳,水上运动项目;羽毛球,隔网小球类运动项目;太极拳,民族体育
运动项目由于本校体育课的选课是通过兴趣爱好!自主选课的方法进行的,所以可以
直接从四种不同类型的体育选项课中随机抽取08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实验中四个项
目体育课班分别在每周课内外运动次数!每次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都基本相同的条件下
进行实验持续时间为1年,分别在体育课教学前和后进行两次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评
定
实验结果显示,四种不同类型项目的体育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只
是每种类型项目的体育课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维度不同,各维度影响程度也不相
同每种类型项目体育课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不同各类型项目体育
课之间比较,发现其都有自己的项目特点,可以更好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某一维度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高校体育课教学可以很好的改善大学生的
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类型项目体育课程对于改善大学生不同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不同
的效果差异,从而可以指导!建议各种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进行体育课项目的选择,
以便更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
1.前言
长期进行渐进性放松练习(全身各部位依次先紧张再放松的放松方法)均可降低工作压
力较大的妇女的焦虑水平并提高她们的自定效能(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
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即对自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在能力的认识)[8]另
外,长期进行游泳!健美!击剑等练习,也可以发展积极情绪[9]
为了全面了解长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作用,雷瑟和泰勒对1979年至1989年间
发表的81篇研究论文进行了回顾!总结=.o]他们将其中的9项列为前实验研究(单组
前测后测设计以及静态组组间比较),46项列为准实验研究(未采用随机分配被试方法
建立的不等价控制组),26项列为实验研究(处理的最优化控制以保证内部效度)结果
表明,78%的前实验研究!80%的准实验研究以及50%的实验研究显示出长期体育锻炼
对心理健康的明显促进作用[.O川从总体上看,70%的研究(56项)显示出这种明显的
促进作用随着实验设计的控制水平提高,长期体育锻炼的积极效应随之有所下降但
是,在26项采用了严格控制方法的实验研究中,仅有8项(31%)没有表现出促进作
用,5项(19%)表现出部分促迸作用因此,70%左右的采用了严格控制方法的实验
研究完全支持(50%)或部分支持(19%)长期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的假设
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进行长期体育锻炼会有上述的促进心理健康的效益,那么,
对于一个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来说,这种效益就会更加明显因为我们要期待一个心理健
康的人通过长期体育锻炼大幅度地改变其心理健康水平,显然是不现实的[.0]心理健康
的人在体育锻炼之前其抑郁!焦虑程度就较低,这样,体育锻炼进一步降低其抑郁!焦
虑程度的可能性自然就较小而有心理疾患的人如果抑郁!焦虑水平很高,通过长期体
育锻炼显著改善心理状态的可能性应当较大[.2]有一项研究表明,进行8周的体育锻练
后
文档评论(0)